沉浮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处所说的“作家"并非真正的作家,充其量也就是曾写过点什么,或是喜欢写点什么,抑或是想写、有写作欲望而已,包括第五个“作家"前面的几个“作家"。
同学谟与我常写写,也常向家乡的报纸投点稿,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慢慢地,就常在家乡的报上“露脸"了。同学元是个事业有成、古道热肠者,也爱热闹,见了面常常恭维谟与我是班上的两个“作家"、“文豪"。知道是调侃,所以不驳,多一阵嘻嘻哈哈,一笑了之。
约摸很有段时间了,同学军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曰《戏说汉字》。元在自家气派的门面店里见了,于是打电话给我,还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热闹,直呼吾名后说:“除了你和谟,我们班上又出了第三个‘作家’!"“谁呀?"因为订的有报,我便明知故问。“你没看报呀?军呀!题目是‘戏说汉字’!"突然,电话挂了,我猜想是接到了我的老乡他的妻何宗玉同学的“命令",驾车去某某乡镇或是某某单位搞售后服务去了。
继军的文章之后,同学佐也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了他的关于《江南一枝春》的回忆文章。“江南一枝春"是佐的祖父辈在广德创办的一家酒楼,当年颇有名气。文章介绍了酒楼的特色菜肴,回忆了与江浙商家的交往,读罢让人神往。依稀记得,元同学看罢报纸,似乎对我说过,佐是我们班上的第四个“作家"。不过其言语少了一分调侃,而多了几分真诚。何故?因为佐虽与我们同进广德中学高中一年级,却因身体不适曾休学一年,于是从同班变成了学弟。虽如此,他却也是我们班小酌或聚会的常客——也难怪元对他比对谟、对军、对鄙人客气多了。
3月14日清晨,看了《今日广德》6版的《一张老照片》后,我毫不犹豫地给元发了短信:“你是我们班上的第五个‘作家’!"“何以知道是我写的?"“猜的!"当日下午4时,与元又在实验小学南大门相逢,元携我手问:“怎讲是第五个‘作家’?"我答:“按你说的,谟一我二军三佐四,你是第五个!"元不禁哈哈大笑。
听着元由衷的笑声,看着他那幸福的表情,我想,而今中国,文化艺术瑰丽多姿,作家、“作家"们不断涌现;民间歌手活跃基层,有的还走上了“星光大道",走上了央视春晚;华灯初上的小区广场,也让“舞蹈家"们脱颖而出、不断成长……
新闻推荐
志兵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招商引资始终是发展的生命线,始终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策,更何况我们还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考量,全县一季度招商引资暨项目...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