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双
从小学时,就经常看到爸爸发表在广德报上的文章,慢慢地,读到了报上的许多好文章,当然,最爱看的还是“校园习作"和“文学天地"。从此就算与广德报结缘了吧。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三年多了,虽然现在看报的时间没有看微信的多,但时时回味与广德报文字的缘梦相牵,总有一些温馨在心中荡漾,并将铭记在记忆深处,相伴人生旅途。
还记得我读小学六年级时,爸爸总是鼓励我将作文修改好投给广德报社,可我天性不够主动积极,总以各种借口拖延,后来,当报纸上第一次刊登了我的习作《窗前的喇叭花》时,才知道是爸爸把我的习作稍作修改,帮忙推荐给了报社,这是我发表在县级报上的处女作,无疑给我小小心灵的虚荣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也让我在班上赚足了面子和夸奖,就连很少表扬我的妈妈也忍不住说“我家也许还要出一个小作家了"。
初中三年,每当晚上阅读爸爸获赠的广德报时,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些自豪感,于是暗下决心,也要在上面多发表一些习作。于是我总是主动请爸爸帮忙修改我的作文,然后从中挑选优秀的帮忙投稿。说来惭愧,由于我写的作文大多是空洞乏味的命题作文,所以往往一年之中写不出也选不出像样的佳作,这三年,也才发表了三篇习作,而且还都是爸爸从我的日记中发现后督促我多加修改完成的。听爸爸说,当时的报纸版面少、收稿量多,能偶尔发表一篇于我而言,已经很是满足和欣慰了。写作,阅读,记录,回味,就足够了。
高中三年,为了应付高考,很少有时间能看报了。不过我的作文在爸爸的指导下越发写得得心应手了,相继在报上刊登了《太阳花》、《童年》、《青春》、《梦想》等,我尤其喜欢报纸专版“芳草地"、“情感园地"、“记忆"、“百草园"、“小记者"、“习作"等,还推荐我的同学好友把作文交给我的爸爸,经修改后推荐,他们也都在报纸上发表了好几篇,还得以认识并请教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报社王编辑,后来又在《桐汭河》杂志上发表了《长兴历险记》等三篇散文。这些都要归功于发表在广德报上的习作和为此进行的练笔,在此我要感谢给予我写作入门指导的爸爸,感谢《今日广德》报社给予文学爱好者的学习锻炼的平台,感谢报纸编辑给予我们的热心关怀与指点,真诚地感谢你们!
衷心祝愿《今日广德》永葆青春活力,给予莘莘学子施展才艺、吐露心声的舞台,成为培养未来作家、学者的摇篮!
新闻推荐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大栅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其经营方式、商铺格局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并涌现出了一批老字号。民国初年,老百姓有一句俗语描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受欢迎程度: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陞...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