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祖印
年前参加“普选试点"珍藏老照片
最近,《今日广德》头版新闻,发布了县人大常委会将要进行“县乡两级换届选举"的决定。笔者触景生情,不由往事钩沉,历历在目。叹光阴易逝,我们国家建立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制度,屈指已经年啦!
回顾建国之初,三年恢复时期后,年全国实行普选各级人民代表,建立民主制度。广德县也不例外,县里成立选举委员会,正副县长任正副主任,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为了选好人民代表,择宣城“长春乡"为普选试点乡。这是全国第一次搞普选,大家都没有经验,县委决定,由副县长王乐平亲自带队,抽调县区干部组成试办工作组,城厢区委书记汪明福任副组长,成员有民政科长詹立钧、统计科长陈敦乃、县妇联主任陈萍、县广播站叶秀明、检察院李志成、县总社孙祖印(掌管资料)、乐殷正、王士俊,还有吕昌怀、刘宣等九个区的区长,也是工作组成员,共有余人,于年盛暑入驻长春乡(今城东开发区,长安小区一带),工作组办公地点设在东大木桥头一家大草屋里(公路南边),工作、生活都艰苦朴素,凡家住县城的成员,都早出晚归,不打扰群众人家。工作组的任务是“领导生产,搞好普选"。长春乡有十几个闾(“闾"就是现在的村民组),自然村很分散,为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白天不开会,到田头地角熟悉群众情况;晚上开短会,大张旗鼓宣传,着重讲普选的意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思想。充分发动群众,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划分选区,选民登记,认真酝酿候选人,最后开大会进行选举,每个选民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乡代表选出来,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原计划普选试办时间是一个月,由于工作紧凑、顺利,结合生产,不误农时地进行,只花了天就完成了工作任务。当时《安徽日报》还刊登了笔者报道“普选工作紧密结合生产进行"的新闻,起到很好的经验推介。
普选试点结束后,县里紧接着召开三级干部会,介绍长春乡试点经验,各乡镇先后开展选举工作。与此同时,县里又组成普选检查工作组,仍由副县长王乐平率领,巡回检查普选和生产,组员有詹立钧、陈萍、朱文选、程兆庆、孙祖印等十来人。工作颇辛苦,头一天,大家步行经梨山翻山越岭到刘村(今四合乡),夜宿崇法寺(原花荫供销社),而后又巡回柏垫区等乡镇检查。全县首次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直到年2月才全部结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7月份在县城胜利召开。
建国之初,年以前,广德县开的是“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要召开两三次,共是8届。正式选举县乡人民代表是从年开始为第一届,第二届年召开,第三届年召开,第四届年召开,第五届年召开,第六届年召开,第七届因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此人民代表大会中断了年,到年恢复的第8届人民代表大会至今,都是一帆风顺胜利召开。所不同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当选的人民代表一届优于一届,他们文化素质好,政治水平高,热爱国家和人民,能与时俱进,当好人民公仆,办好事、立好法,关注民生,为百姓谋利益,脱贫致富迈小康,过幸福日子,实现“中国梦"!
新闻推荐
月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程跃辉一行来广德县视察交通建设项目,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邹大坤及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有关负责人陪同。视察组一行先后视察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十姚路、东卢路、凤大路、祠...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