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农村的优良生态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广德县在发展的同时为什么还能保持如此优良的生态?“这得益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其中就包括持续不断的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县农委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笔者。
笔者了解到,从小型沼气到中、大型沼气,再到农作物秸秆利用,农村新能源开发保护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发展了循环农业,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
◆沼气工程变废为宝
“现在的农村生活要比以前干净、环保多了,沼气新能源的开发让村民做饭也比以前省时省力多了,大大改善了以前农村‘污水乱流、垃圾乱倒、厕味难闻、烟尘乱冒’的现象,沼气新能源的开发不仅能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县农委能源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目前,广德县农村建成户用沼气池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对需求建池农户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加大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强沼气后续管护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发展,构建了新时期清洁、经济且可持续利用的农村新能源体系。
◆农作物秸秆变燃气
农村每年生产的树枝、秸秆无处堆放,成为众多村里难以解决的“烦恼"。过去,村民们都习惯把秸秆随意地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既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村民烧火做饭,每到做饭时刻,村里就得烟气缭绕。
如何把农业废弃物变成清洁能源,既处理掉垃圾,也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呢?笔者了解到,通过多年摸索实践,广德县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以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快培育生物质能源这一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在该产业发展之初,县政府就组织农业、环保、财政等部门多次前往农业科研院校、江浙地区和安徽省的肥西、界首、砀山等县市考察学习,提前谋划,重点就农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离田堆放、收集储运、生产加工以及产学研合作利用等途径和方法进行充分调研,对广德县农作物秸秆的种类、产量、机械装备配置、工艺成熟程度、成本提高幅度等进行了充分研究。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先后争取落地资金总额达余万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装备项目、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协助企业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协调建立秸秆收储中心(站点),成立了省内首家生物质能源专业合作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积极对接,帮助鼎梁、环态的产品进入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定期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农业清洁能源(炉具)设备展销会;县环保部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要求县内宾馆饭店、洗浴中心等单位锅炉全部采用生物质颗粒等无污染的燃料。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位居全省先列,受到了省农委的肯定和关注。
提及下一个目标,“扶持生物质能源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把广德县打造成全省生物质能源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基地、全省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和华东地区生物质颗粒燃料交易中心。"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彭同荣)
新闻推荐
11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广德县设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全国会议后,全省及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相继召开。随后,县委副书记、县长陈红英主持召开会议,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全市会...
广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