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聪
公交司机经常捡钱包、捡手机,物归原主。可是,你听过公交司机捡到“大活人”的吗?咸阳22路公交司机董那托不仅有个热心肠,还有个好心肠。在他的帮助下,离家走失2个月的老妇被找到,终于与家人团聚。当老妇的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拿出5000元执意要表达感谢时,董那托拒绝了。
董那托告诉记者,“如果接了酬金,那就不是我了。”5月8日,走失的江姓妇女的家人却表示,给钱不要,给烟不要,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希望通过媒体,表扬董师傅这样的好心人。
他是热心肠:感觉“寻人启事”上的照片有点眼熟
董那托说,能帮这个家找到走失亲人是“缘分注定”。4月中旬的一天,天下着雨,早上6时许,董那托像往常一样,来到陈老户寨村的22路发车点,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走到站点附近的高架桥下,一个妇女躲在桥下,显得很狼狈。董那托走上前,试着询问对方从哪来,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董那托便找来纸和笔,把问的话写在纸上拿给对方看,那个妇女摇摇手,不识字。“当时,我就想,该不是谁家的人走失了吧。”董那托心里犯嘀咕。
后来,董那托经常在陈老户寨见到那个妇女。“她手里老拎着瓶子或垃圾”,董那托分析,对方可能就是个拾荒的人。直到十几天后的一天,董那托借着到站休息的空当时间,在陈老户寨村口的一家饭店吃饭。吃饭间,有人给他的手里塞了一张“寻人启事”,看到上面的内容,董那托吃了一惊:“我好像见过她。”因为,“寻人启事”上照片中的老妇和他前些天见的拾荒女人竟有几分相似。询问发放“寻人启事”的人后,董那托得知,走失老妇“姓江,今年53岁,系永寿县农民,从2015年2月27日离家出走后,至今未归,家人十分着急”,董那托留下江某家人电话,表示,如果发现,第一时间联系。
他是直心肠:只要有希望,绝不放弃寻找
此后,董那托在上班的时候,都会关注路旁的孤单身影。他还把“寻人启事”给同条线路的其他同事发放,叮嘱“都来关注”。
4月26日下午,董那托驾驶22路公交车在王道村的站点停靠时,突然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他赶紧跑下车,打量起那个以前见过的拾荒老妇,“越看越觉得像,就是比寻人启事照片上的女人能胖点儿”,董那托拿出“寻人启事”,指着上面的照片给那个女人看,对方抓住“寻人启事”,一个劲儿地哭。
董那托觉得应该就是她,便赶紧给江某的家人打电话,告知情况。挂了电话,董那托又立即将此情况向22路公交所属的咸阳公交第五分公司的主管领导汇报。他带着拾荒女人吃了顿饭,接着领着对方到公交公司的大院,等候她的家人。当晚8时许,江某家人急匆匆赶到公交公司大院。拾荒女人见到来的家人,表现激动,他们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他是好心肠:帮了大忙,行了大善,一直拒绝酬金
4月29日,江某家人为了表达感谢,全家从永寿老家来到咸阳公交公司。并亲手把一面写有“哑母归家,幸遇好人,传正能量,善小福大”的锦旗送到董那托手中。
22路车队队长李小军介绍说,“平日,董那托就是一个热心人,尤其喜欢乐于助人,不管同事还是朋友,只要能做的、能帮的,他从不推辞,全力以赴”。当日,江某家人送了锦旗,还拿了一条香烟和5000元的感谢金,但是,董那托就是不肯接受香烟和酬金。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次举手之劳的行为,挽救了一个家庭,挽救了一个家庭至死不渝、剪不断、割舍不下的亲情。让我们一起为好人、好司机董那托致敬,点赞。(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建龙)“三夏”农忙已经开始,永寿县供销社发挥为农服务主渠道作用,全县农资市场货源充足,供应有序。截至6月2日,该县供销社系统农资配送中心56个经营店已储备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地膜等...
永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