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建设当中的老县城遗址。
本报记者 杨宇晗
“过去的永平街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街道坑坑洼洼,留给人的印象是满目萧条”。在这里居住的老人们都是这样一说。
现如今,走进永平乡,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古建筑比比皆是,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顺路踏上虎山之顶,坐在休闲亭中,放眼望去,整洁宽阔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行人,统一的商业门店,种类繁多的林木,随处可见的文化石雕,都彰显着永平深厚的文化底蕴。
永平乡政府所在地属原老县城遗址,古称麻亭,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武德二年至四年,北宋嘉祐年间,元至元五年至民国十九年曾三次作为永寿县治。
去年,永平乡依托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累计投资257万元,拆除危旧房屋80余间,建设了生态休闲广场,仿古建筑一座,筑护坡60米,修建虎山台阶230米,栽植各类树木380余棵,使永平乡以往萧条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为进一步提高城镇含金量,永平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老县城为招商焦点,吸引了咸阳古建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突出老县城的人文历史,分两期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一期工程主要修建南城墙、城门楼、县衙,开发出一条仿古街区,建成仿古式四合院32户6400平方米,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主要打造城隍庙、武陵寺、翠屏书院等旅游景点,开发开心农场等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进一步做好旅游产业与商业发展打好基础。
“大思路,才能有大发展。”这是永平人始终鞭策自己的话。在加快重点镇建设的过程中,永平乡因地制宜,提前谋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提出利用三年时间,依托老县城项目,凭借40万亩槐树林,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将永平建成一个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为主导的特色古镇,届时,一个山青、林密、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态古镇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B)③
新闻推荐
永寿县监军中学谈君阅读理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初一的阅读理解是最难的环节。新生刚开始学英语,词汇量少,且句型掌握不多,要读懂一些简单材料,必须扩大词汇量。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
永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