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石珊珊)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按照“底线安全、协同管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及时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管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管控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印发了《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坚持“先考古、后出让”原则,有序推进文物资源前置勘探论证审查、资产管理及保护利用等工作。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加强衔接文化遗产保护控制线的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统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与文化空间,统筹“三线”管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细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管控要求。
加强统筹协调,统一技术标准。依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试行)》等技术规范,制定了《咸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指导各县市区充分衔接文物、住建部门,按照规范要求录入文化遗产保护控制线及清单目录,落实已批复文物保护规划中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管控、遗址区居民社会调控等要求。
梳理保护资源,纳入规划“一张图”。咸阳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大、类型多、价值高,现阶段市域范围内中省市县文保单位共计419处。咸阳市国土空间规划聚焦大遗址重要价值、形态特征、文化关联以及“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特性,着力构建“一都、两带、三区、多点”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加强以秦咸阳城、汉唐帝陵为代表54处重要大遗址整体保护。目前,咸阳市按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及时将文物资源的空间信息纳入同级平台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监督系统,实施严格空间保护。
明确保护重点,彰显地域特色。依据大遗址、历史街区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文化遗存的保护现状,积极探索挖掘历史文化遗址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在市域层面,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重点保护汉唐帝陵遗址带,秦直道、郑国渠、丝绸之路等3条文化遗产廊道和旬邑红色革命、三原泾阳陕商商贸和渭河北岸关中农耕等3处文化富集区。在西安都市圈层面,加强周、秦、汉、唐等区域文脉协同保护,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公园。在中心城区层面,坚持“大气文雅、多元厚重、秦风汉韵”的整体风貌定位,重点管控城市“塬、城、河”特色景观视廊,重点指引视线通廊范围内建筑风貌及高度。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及信息平台有效管控文物保护空间,延续城市文脉,助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助力咸阳在守护“历史之魂”和“文化之根”中高质量发展,彰显咸阳悠久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燕晓锋岳战利)今年,旬邑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辐射优势,着力打好红色、绿色、传承“三张牌”,让远程...
旬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