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柴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26军革命传统”,位于马栏镇转角村红二十六军军部旧址管理所墙上的横幅醒目而耀眼。红军第二十六军军部旧址管理所所长刘伟贤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刘志丹,谢子长等创建和指挥,转战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一支主力红军。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遵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毅然投身于创建革命武装的活动。1931年9月,南梁游击队成立,晋西游击队西渡黄河入陕,两支队伍组成了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以此为基础,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旬邑转角成立,标志着陕甘边第一支正规红军的诞生。
刘伟贤介绍,红二十六军从成立至编入红十五军团,独立战斗两年零九个月,历经战斗500余次,毙伤俘敌1万余人,缴获长短枪6000余支、轻重机枪150余挺、迫击炮18门、击落敌机一架,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唤醒了工农群众,成为践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光辉典范。
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围剿,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用血肉之躯保卫和发展了苏区,把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印刻在实物上的历史永不磨灭
跟随讲解员第博同由台阶而上,记者来到了授旗台。“1932年12月24日,在这里,由中共陕西省委举行了授旗仪式,宣告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成立,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军政治委员杜衡兼团政治委员,王世泰任团长,郑毅任参谋长,刘志丹任政治处处长。”第博同说,当时红二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和少年先锋队,共200余人。
授旗台旁边山峁上的一棵100岁左右的老榆树孤独而又骄傲的挺立,据传,这棵树是这个地方的一个制高点,当时红二十六军在这棵树上放哨、观察敌情,因此,人们叫它“消息树”。
在一孔窑洞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幅名为“红二十六军成立”的油画,第博同告诉记者,这幅油画是在建立红二十六军纪念馆的时候,从耀县游击队一位党代表后人处收集而来,该画作主要还原了红二十六军建军时的热闹场景。“从这幅画中老百姓吹唢呐、敲鼓等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老百姓对红二十六军的拥护和支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发扬红26军革命传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26军革命传统”,虽短短十几个字,却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奋斗历史与革命传统。刘伟贤说,红二十六军在转角村待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却为当地人留下了非常值得学习和宣扬的革命传统。
“在我看来,红二十六军为我们留下的革命传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理想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心系群众,不畏艰险;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刘伟贤说,当年红二十六军不拿群众财产,和群众同吃同住,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在被国民党打散以后只剩下18个人的时候,他们在秦岭山里40多天都是靠着吃野菜、在群众家里喝粥度过的,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红二十六军革命意志始终不动摇,坚持革命事业。
刘伟贤告诉记者,“作为红二十六军旧址,今后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大红二十六军旧址的布展和保护,挖掘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体验到红二十六军的革命传统,把红二十六军的传统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杨记者韩永国)7月12日,渭南市政协主席吴蟒成一行赴咸阳市旬邑县学习考察“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咸阳市政...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