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启涛)近年来,兴平市坚持以追赶超越为总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强化绩效管理,精准制导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该市坚持“军需粮草”先行,严格将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全力保民生、保重点、保底线,聚焦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民生八大支出领域,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有力促进了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确保把有效资金用在民生“刀刃”上。2018年,兴平市地方财政支出28.62亿元,其中“八大类”支出24.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6.7%。
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兴平市认真落实全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通过减税降费、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手段,每年列支工业发展资金1200多万元,筹集企业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累计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1亿元以上,大力支持军民融合、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36户,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4.2亿元,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2%。
为了打造“品质城市”,该市认真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主动融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累计投资65亿元建成槐里西路、344国道改建、南环路、兴北绿林等60多项重点工程,采取PPP模式建设兴渭大道、高速西出口引线,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为“三个经济”先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城市已经成为兴平发展的亮丽名片。
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该市全面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有效整合涉农资金,一手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六大园区建设,投资1.8亿元用于茂陵、马嵬等景区设施建设,投资1.35亿元建成了1.44万亩的兴渭产业园。一手补齐农村设施短板,累计投资3亿元打响环境卫生整治、优美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三场攻坚战,描绘出“一镇一特色、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美丽画卷。(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沅聪)2月22日,随着最后一台私自安装的设备拆除,兴平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金城昊宇商混站未经批准私自安装干粉砂...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