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有博)近年来,兴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抓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有9.2万农民变成“股民”,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清产核资打基础。该市全面启动12个镇(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已完成清产核资124个村,累计核清资产23857万元,固定资产21087万元,可量化资产数1381万元;摸清资源性资产144128亩,已出租资源性资产3325亩。
精准界定明权属。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和群众认可的基本原则,完成40个村成员身份界定,界定成员100466人;完成40个村折股量化,量化资产1987万元,量化股份58605股。同时,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40家,财政注资656万元,成功吸纳社会闲散资金2300万元,使9.2万农民变为“股民”。
多元发展增收益。新打造“三变”改革示范典型4个,新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73家,流转土地156676亩,探索出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等7种股权形式。目前,已通过土地入股形式使农民分红(租金)5200万元,6810名农民参与劳动力入股,其分红和务工收入7300万元。(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韩超记者薛璐)近期,针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53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123号)》及《关于80批次化...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