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苹果发放现场????本报记者马昭侯敏摄
岁的张亚龙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他通过新闻媒体得知曲江城管执法人员由于所处旅游景区的特殊性,长年小时在岗巡逻执法,期间通过各种方式服务游客、扶贫帮困,辖区近名保洁员进入冬季以来每天工作量翻番时,昨天从兴平买来多斤苹果送到了西安市城市管理局曲江分局,此举既帮果农解决销售难题,又将爱心献给城管、保洁员这些“城市守护者”。
斤爱心苹果送给“城市守护者”
昨天上午,爱心人士张亚龙带着特意从兴平购买的一车苹果来到曲江,把这些“平安果”送给保洁员和城管队员。
张亚龙说,曲江旅游景区比较集中,一年四季中外游客较多,市容市貌直接关系到西安的形象,最近一两年来,他从三秦都市报上经常能看到城管执法人员帮助孤寡老人、紧急救助外地游客、为走失儿童寻找家人、专门设立雷锋岗为市民游客服务……这些行为和举动像汩汩泉水一样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张亚龙说,他经常和保洁员们交流,十分熟悉保洁员们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一年四季不论晴天雨天都在清扫着道路,尤其近期落叶较多,工作强度特别大,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为这些可爱的“城市守护者”献一份爱心,同时呼吁市民关心、关爱“城市守护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去。
前不久,从网络上得知兴平市果农苹果滞销的信息后,张亚龙就想着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一下果农,尽可能使他们把损失降到最低。经与当地果农取得联系后,又想到为保洁员和城管队员献上一份爱心,就购买了斤苹果特意送了过来。
“我觉得送苹果这个寓意非常好,因为城管执法人员和保洁员们每天都工作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危险系数比较大,工作强度也很大,希望他们天天都能平平安安的。”张亚龙说。
后用苹果架起“爱心桥梁”
在与张亚龙交流中得知,出生于年6月的他是咸阳人,中共党员,目前是西安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多年来,张亚龙把做公益当做工作之外的一项事业,一方面代表公司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一方面个人每年出资至少三四万元用于做公益。
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五年来,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先后投资万元,向贫困山区捐助衣物、书籍、书卡等。作为工薪阶层张亚龙的家庭并不宽裕,但他为做社会公益却舍得“投资”。多年来,仅他个人就投资8万余元用于做公益。先后被团省委评为“陕西省最美青工”、被共青团西安市委评为“西安市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被团碑林区委评为“碑林好青年”、碑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碑林好人”。
“张先生此举既解决了果农的燃眉之急,也让城市管理者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他用苹果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城管曲江分局工作人员说。
首席记者赵丽莉记者陶颖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韩苏亚 记者 王万斌)12月22日,咸阳市政协召开住咸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市政协主席贺书田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锋,市政协副主席曾广中、邵建珍、
住咸省政协委员座谈咸阳经济发展本报讯(韩苏亚记者王万斌)月日,咸阳市政协召开住咸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市政协主席贺书田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锋,市政协副主席曾广中、邵建珍、赵...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