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兴平新闻 > 正文

兴平男子带脑瘫妈妈打工十年如一日 “只要能带妈妈,工资再低工作再苦都不怕!”

来源:咸阳日报 2015-11-26 22:38   https://www.yybnet.net/

李永强十年如一日照顾着母亲。

本报记者 黄香梅

10年前,为照顾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兴平市丰仪镇郭公村村民李永强背着母亲,前往江苏打工。过去10年,母亲和他在企业同吃同住。不久前,因企业人事变动,他被迫下岗。担心年岁已大的母亲思乡心切,李永强毅然再次背起母亲,从江苏返回兴平老家。

如今,他说40岁的自己体力正好,只希望能有企业允许他和上次一样,让他带着母亲一起到岗,“哪怕工资再低、工作再苦,我都不怕,只要能和母亲在一起。”

母亲脑瘫生活无法自理

他背母赴江苏打工

李永强从小家境贫寒,幼年时,父亲病故,留下他和母亲李妙英两人相依为命。2005年,一次腹腔内的病变及脑瘫等手术后,母亲开始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且每日还得靠药物维持治疗。一时间,这个仅由母子二人组成的简单家庭,却也面临了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紧张。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她治病吃药的花费等经济问题毫无着落。出去打工,病至这般的母亲又无人照顾。

两难之际,李永强想起了之前他在江苏吴江一电梯生产企业打工时的老板,便以略低于该岗位工资为前提,向对方提出了允许他带着母亲前去打工的想法。李永强回忆,一方面老板认为他勤劳,且他从事的生产前下料这一岗位恰好不是很忙碌,另一方面老板当时也已为人父母,很为他的这种孝行感动,最终便答应了他的要求。2005年年底,李永强背着母亲,前往江苏吴江上述电梯企业打工。

考虑到李永强的特殊情况,老板专门腾了一间宿舍出来供他和母亲居住。“能碰到这么好的老板,以前我真不敢想。”李永强说,为答谢对方好心,他便更加努力工作。在出色完成工作的间隙,白天每隔一两个小时,他便会抽空回宿舍看看母亲,“也不做啥,就是想出现在她面前,让她安心。”几乎每天下班及周末,李永强都会骑三轮车载着母亲,前往附近的菜市场、公园、湖畔,让她散心、养病。不仅如此,疲惫了一整天后,每天晚上为母亲洗脚擦身、按摩、端水送药,更成为他这10年来雷打不动的睡前作业。

为照顾母亲40岁的他暂不考虑结婚

弯腰,双臂自母亲双膝下绕一周,双手合十,使劲儿,起身,母亲被抬离炕沿,双腿一番艰难的挪动,母亲终被“端”至医用坐便器上。整个过程,身材瘦小的李永强完成得有些吃力,可就是仅这一组动作,他从10年前开始每天便要重复七八次。

四处漏风的破旧土木房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被烟熏得乌黑发亮的屋顶及墙壁,若非前不久好心人和当地政府送来的崭新被褥、米面粮油摆放在眼前,外加一炉正在燃烧的蜂窝煤,李永强一贫如洗的家院看上去更像荒废了至少百年:凄冷、残败。

11月15日,李永强背着母亲从江苏回到了兴平市丰仪镇郭公村老家。此前的当月上旬,李永强所在的电梯企业发生了人事变动,他不幸被迫下岗。本想带着母亲继续在江苏找工作,不料,工作上的突然变故,也激起了年过七旬的母亲的思乡之情,“她虽然不会表达,但能感觉出来,她想家。”

多年的病痛折磨,71岁的李妙英已丧失了言语能力,面对儿子十年如一日的细心呵护,她只是不停“咿咿呀呀”地叫,似乎想极力说明什么。

李永强今年40岁,仍未婚。据其邻居李刚讲,早在几年前的夏天,李永强带着母亲回家避暑时,他们就曾给他介绍过邻村的一个女孩,但最后“不知怎么”,他压根就没跟人家姑娘开始谈。“妈妈的病症只有我知道,交给其他人肯定是不行的。”面对众人疑惑,李永强解释得简短、却有力。

“只要让我带着妈妈工作再苦都不怕”

实际上,李永强背母打工的消息,早在2005年他们母子第一次前往江苏打工时就在兴平当地传开。据兴平市广播电视台专题新闻部记者胥正齐回忆,此后的2010年、2012年,他们曾先后两次试图邀请李永强做节目,有一次他们甚至和当地的电视台联系好,后者也做了前期的实地核实,不过,“万事母为先”的大孝之念,最终还是让李永强选择婉言拒绝了胥正齐等人的邀请,“他就认为媒体的突然介入,会让原本为他们母子提供食宿的企业突然变卦。”

此次背母再次返乡,李永强的大孝之行也再次在十里八乡间引发轰动。11月24日,记者在距离郭公村约5公里外的丰仪镇街道问路,一些陌生群众当即给出了诸如“你们要找那个大孝子吧”等答复。李永强说,得知他下岗返乡后,兴平市一些公益人士及相关政府机构,也第一时间走访慰问了他们母子,“感谢他们,有了他们的爱心,这个寒冬我和妈妈将不再寒冷。”如今,暂时没有了工作的李永强说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企业能够允许他如同上次一样带着母亲上岗,“工资再低、工作再辛苦我都不怕,只要能让我带着妈妈。”(B)(10)

新闻推荐

老骥伏枥献余热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冯学超

冯学超(右三)与贫困学生及家长亲切交谈。本报记者宋超今年65岁的冯学超,2010年,从市人大机关的岗位上退下来后,面临两重选择:老伴儿和孩子说,工作了几十年既然退下来了就在家歇歇;可他仔细思考着,沉下心读...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兴平男子带脑瘫妈妈打工十年如一日 “只要能带妈妈,工资再低工作再苦都不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