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焦兴龙)去年以来,兴平市牢固树立“社会政策要托底”理念,着力保障底线民生,积极抓好基本民生,关注解决热点民生,全方位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的“两个80%”用于民生,投资5.8亿元的民生十件实事成效显著。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2140套、建成788套;投资4750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解决6.9万人饮水问题;城镇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910盏,惠及10余万群众;新增城市公交10辆,公交载客量达到324万人次;投资2081万元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3871名。
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首,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等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946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450万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城乡养老参保23.9万人,城镇医保累计参保13.1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新增参保3979人、2050人;13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放新农合、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各类资金3.2亿元,其中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助金3000万元。西吴、店张农民进城落户小区全面封顶,1.8万名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资1亿元强力推进“双高双普”创建工作,投资3600万元完成公办中心幼儿园、西郊高中运动场等13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316人。建成4个镇办中心文化站,首次评选文化带头人12名。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全市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100%,“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实现全覆盖。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实施以“平安兴平”微信为主体的平安宣传模式,开通“中国兴平”、“掌上兴平”等官方微博微信28家,发展“红袖章”义务巡防员5500名。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6853件,“12345”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试运行。扎实开展”六五“普法等活动,化解矛盾纠纷889件,化解率99.4%。投资1300万元的”853“实时视频监控工程投入使用,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4.52%。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深入开展“五排查五整治”等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各类安全事故次数下降11.8%。(B)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卫东张勇锋)1月29日清晨,大雪纷扬,秦都区法院行政庭办案法官于秦接到群众电话:“我们70位群众已经集合在兴平市龙泉大厦,下雪路滑,你们还来吗?”,只听于秦坚定地回答:“我们一定赶到,请转告大家。...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