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赵来说,一块牌匾是荣誉更是激励。
本报记者 董晓东 吕聪 文/图
10月4日清早,兴平市南位镇陈王村街道,阵阵秋雾弥漫,丝丝凉意袭来。一个消瘦的身影正弓着背,一把扫帚有节奏地起落,发出沙沙细响。佝偻的背影蹒跚向前,渐渐消失在雾气中……
街道上,偶有行人经过,停下脚步,热情招呼:“老赵,又在做‘雷锋\’呢,早上天凉哩,别冻坏了身子骨!”
十余年来,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赵孝山坚持每天义务打扫全村街道的卫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人要求,没有报酬,老赵干得乐此不疲。70岁的他眼下还是那么精力充沛、热情不减。
一个农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句“无心的诺言”,在古稀之年以最直白、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的人生格言。
一句“玩笑” 他当了真
从2000年开始,新农村建设步伐如火如荼,兴平市南位镇各村陆续建起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建成后,健身器材遭人为破坏现象较普遍。那时,老赵嘀咕:“国家的钱不是白白糟蹋了?”一次,老赵和同村几个村民围坐一起闲谝。“我就说,你们看着,咱们村要是建广场,我就给咱义务看管健身器材,谁都不能搞破坏!”听他这么一说,在场的村民都乐了,“老赵,你不是开玩笑吧?当真?”“当真!”说罢,老赵红着脖子,气呼呼地走了。
没多久,陈王村建起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这广场恰好就建在老赵家正门前。村民们都想老赵的话这次怕要落空,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谁会整天义务看管健身器材。没几天,大家都傻了眼。因为,大家发现,每天,天刚明,老赵就搬个板凳坐在家门口。只要有人恶意破坏健身器材,他就上去阻拦,还要给对方上政治课。
义务打扫卫生 村民说他“疯了”
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保住了,可是,卫生问题出现了。随地丢垃圾是农村地区常见的陋习。一些在广场锻炼、闲聊的村民不注意讲究卫生,经常随手丢下垃圾。本来就爱干净的老赵看不过眼,回到家,拿来扫帚就扫。这下,老赵又揽上广场保洁的事。
反正是个扫,举手之劳的事儿,老赵打扫广场卫生时,连广场边的街道顺带一起打扫。后来,老赵走在村里,见到垃圾也会扫。渐渐地,老赵的清扫区域越来越大,整个村的保洁工作,他一人包了。随着工作量增加,有时,光是扫完全村街道就要半天时间,还要清理垃圾,一套程序下来,就得耗费一天时间。就这样,连老赵自己都忘记,从啥时开始,他每天,吃罢早饭上路,晌午才回家,草草吃了饭,抹了嘴,提起家伙什儿,又要急匆匆出门,继续扫地。
起初,有村民发现老赵怎么给别人家门前扫地,挺稀奇,“唉呀,老赵真是勤快,这是学雷锋吧!”后来,村民们都觉得怪了,老赵怎么全村的地都扫,大家私下里议论:“老赵怕是疯了?还是精神出麻达咧?没人给钱么,扫啥地?”
老汉“成精”家人挺郁闷
“俺们老汉‘成精\’咧!”老赵的老伴杜秀芹说,老赵开始给村里扫地,家人都反对,尤其后来,老赵不光打扫卫生,还给别人家门前小花园打理花草,哪里路上不平了,还气喘吁吁拉着沙石垫路,最关键的是,老赵总是早上出门,中午过了饭点才回家,经常吃剩饭。更气人的是,农忙时候,老赵把家里农活先放下,还是执意先给村上扫地,杜秀芹彻底爆发。“说老汉,老汉不听,脾气更倔。”杜秀芹和儿子跟老赵多次谈判,都以老赵不理就不理、看谁脾气大的结局收场。眼看自家老汉此意已决,怕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家人只有接受这个现实。
2013年,老赵又干了一件“出格事”,家庭内部矛盾再次激发。因为配发的垃圾清运车辆用不顺手,老赵自掏腰包花6300元买了一辆自卸式机动三轮车,专门用来给村里清理垃圾。“义务扫地就扫地吧,谁还自己掏钱买这么贵的车,给别人干活?”杜秀芹生的到底是闲气,老赵悄不声息还是把三轮车买了回来。老赵说了,他花的都是自己早些年打工攒的钱,又不问儿女要钱,谁都说不着。
正值晌午,杜秀芹在厨房忙活午饭。她打算给老伴做扯面,她说,吃面条长力气。现在,家人都支持老赵的工作,“只要身体好,干得高兴,就随他性子去。”
老赵说:要扫到80岁
在老赵家正堂中央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无私奉献,誉满乡里”。房内还有一面“热爱集体,群众楷模”的锦旗。
老赵咧着嘴,高兴地说,这些都是前几年村委会和村民们送来的。“我给大家扫扫地,村里干净了,村民们高兴了,还给我送来这份荣誉,我觉得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我给自己定了最低目标,扫到80岁,身体允许打算干到90岁、100岁。”
这几年,随着咸阳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农村地区都配备了固定保洁员,南位镇政府给老赵做工作,想把他纳入保洁员队伍,每月给其几百元的补助。可老赵多次气愤拒绝,“扫个地,要啥钱,不要。”经镇党委、村干部多次沟通、做工作,这才说服老赵接受了保洁员的聘书和薪水。(B)(15)
【记者手记】
每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光芒
什么是正能量?记者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赵孝山身上就有正能量。采访回来,记者第一次在没写稿前,迫不及待先写“手记”。
坦白地讲,像赵孝山老人这样能十余年义务给村里打扫卫生的例子并不多见,甚至很少。采访中记者得知,前些年,老赵和村里别的村民一样,闲时好打麻将。老赵说,他就想:打麻将到底能得到什么?要么是赢,要么是输,生命就在洗牌、搓牌间流逝。“如果我给大家打扫了卫生,这么多人的心情都愉悦了,我活着不是更有意义!”
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喜好搓麻的人。尤其在农村,打麻将俨然成为农民群众农闲忙罢、打发时间的主要娱乐方式。谁能想到,在乡村四处传来的“稀稀啦啦”搓麻声里,还有一位七旬老人正用扫帚在村里走街串户、义务清扫的“沙沙”细响。
虚度光阴的人可知自己正在亲手挥霍生命?赵孝山老人却懂得利用晚年时光,追求自己所认为和看重的理想,活出自己的价值。
再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光芒;再普通的农民身上在某个瞬间都会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希望每个看到这篇报道的人,能有所领悟、反省。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活出自己的价值。(B)(15)
新闻推荐
兴平市槐巷小学六(3)班张鸣茵我是轻盈的,我是透明的,我是神秘莫测的;我的亲戚是风和云,猜出来了吧,我啊,就是——雨。我的人缘非常好,最喜欢我的是植物们。你瞧——“好热呀,渴死我了!”娇嫩的花儿妹妹耷...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