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桦)10月14日,记者走进台玻咸阳玻璃有限公司,一台台生产设备正在紧张生产,由于融入了信息技术,生产设备实现电子操作,两三名工人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指挥生产设备,全面获悉生产数据。
离生产线不远,前来拉货的运输车辆正在等候装载玻璃。“今年市场不景气,玻璃价格有所下降,但总体销售平稳。”该公司信息部一位负责人说道。
今年上半年,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6.09亿元、增长16.5%;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40.62亿元、占GDP比重53.5%。1—8月份,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65.17亿元、增长13.6%。
“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大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低迷、欠产严重,项目建设信心不足、投资放缓,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我们深刻分析原因,准确研判形势,趋利避害,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兴平市工业发展局局长许建西满怀信心。
今年以来,兴平把保持工业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夯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两个“1113工程”建设,认真落实省十条、咸阳十六条工业稳增长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规模工业产值任务责任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现场办公。
通过努力先后解决鲁洲生物劳动纠纷、华鲁伟业道路运输等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鲁洲生物、宝塔山油漆等企业争取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协调咸阳市信用担保中心、信用联社为秦绿、博大石油等8户企业贷款45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有力地支撑全市经济的稳健增长。
“决战四季度,大干九十天,兴平还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业经济、项目建设等8个工作推进组,确保实现‘保十争优\’目标任务。”兴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力开拓市场,把销售作为工业经济的生命线。
兴平将工作重心前移到销售前沿,帮助企业以销促产,认真落实省市稳产促销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域内企业加强联系、资源共享,积极参加南宁博览会等营销活动;促进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更新产品,创新销售方式,加大潜在客户营销力度,开拓新的市场。对节能减排压力大的兴化、台玻等企业,从发改、环保部门抽调专人进驻,帮助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改进工艺、转型升级。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辛建斌通讯员何加合张杰)近期,兴平市西吴初中校园广播站正式开播。据悉,广播站设置了若干栏目,其中周一的《书香校园》,带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领略世界缤纷璀璨的风土人情。周二的...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