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焦兴龙)兴平市针对一季度工业经济整体增长趋缓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省、咸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保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稳定增长。
加强工业领导机构。成立兴平市推进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1113”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委副市长和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工发局和中小企业局,进一步加强对推进“1113”工程工作的领导。
严格实行包抓制度。对工业和非公经济“1113”工程任务、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市政府领导、部门和镇办包抓制度,制定详细包抓联系方案,确保将任务落到实处。坚持深入一线调研,抽调精干力量,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企业和项目早日达产达效,确保按月完成任务。
强化预警监测分析。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和运行协调,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定期召开分析会、座谈会等形式,实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走势,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狠抓企业数据统计和监测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坚决杜绝瞒报、漏报发生。
加大企业主体培育。以非公经济“1113”工程为抓手,力促上半年培育孵化个体户475户以上、48户个体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8个成长型企业新增产值1.3亿元以上。加大对规模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对临界点企业进行精心打捞筛选,力争上半年申报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企业6户以上。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清理涉企各项收费,坚决取缔无政策依据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检查制度,任何部门不得随意到企业检查,确需检查的,需向市委、市政府书面报告,经分管领导同意审批后,方可进企检查。严厉打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截至5月底,该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98.1亿元(不含军工企业),增长15.4%,较咸阳市平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0.25%,增长45.7%,增速排名咸阳市各县区前列。(A)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选峰杨娣郭宏云)近年来,兴平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用原则,在全省成功探索制定“5112”干部选任办法,通过四项举措调动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与动...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