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带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本报讯(记者 李石)以前每逢下雨,路面顿成烂泥塘,如今雨天走在村路上,脚上不沾泥;往昔恶臭扑鼻的垃圾壕,现今成了市民茶余饭后必去的城北公园。3月31日,市创建办检查兴平市城乡容貌提升效果。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乡村生活也惬意。
走进兴平市东城街道办大阜村,村口文化墙上的一株“迎客松”欢迎着各方来客,“水豆腐营养丰富”、“绿色豆芽味道香”,墙壁上的水墨画既为村里的特色食品做了广告,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六米宽的水泥路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500余个花坛,百花争艳。
“过去的土路经过车轮碾压变得凹凸不平,每逢下雨顿成烂泥塘,如今雨天走在村路上,脚上都不占泥。”说起一年来的变化,村民吴建文喜不自胜。他告诉记者,现在有空就会带孙子坐着遥控车“兜风”。村上的鱼塘也正在修建,日后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垂钓,这种乡村生活很惬意。
往日随处可见的门前三堆不见了,全部搬进了柴草堆放点,在垃圾收集车的音乐声中,村民们纷纷提着桶将日常积攒的生活垃圾倒入车内。记者在兴平市南市镇各村走访发现,在村民和保洁员的共同努力下,村内的卫生环境已经大为改观。“过去没人管,垃圾都往门口倒。”一位村民说,如今家家都配有垃圾桶,由专人负责收集,如今环境好了,乱扔乱倒都不好意思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建筑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万条垂下绿丝绦,遇仙桥上赏美景,城北公园和北莽山上的生态林带如今成了兴平市民茶余饭后必去的休闲之地,羽毛球和门球场上不时可以看到市民运动的矫健身影。许多老年夫妻手挽手漫步林中,怡人的景色也吸引了许多恋人来此拍婚纱照。“一个城市有水就有了灵气。”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西北小县城住着也舒心。
“过去这里是全市最大的垃圾壕,恶臭扑鼻,如今成了兴平市第一个城市公园。”兴平市三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招商引资2460万元建成了这个占地9万余平方米的公园,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水面4000多平方米,环境好了市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惬意。(B)(14)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栋)近日,兴平市决定由市财政每年列支30万元,设立专利创新奖励基金,用以激发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据悉,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统筹科技资...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