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辛建斌 实习记者 马驰骋
3月18日上午,记者在兴平店张初中采访,时值11点50分,学校领导人赵建设提议记者一起去学校灶上吃饭,使记者有幸目睹店张初中为学生实施营养餐的情形。
店张初中建有5个餐厅,可容纳全校465名学生一次性同时就餐。只见每个餐厅门上都标有不同班级的名字,每个饭桌座位前都标有学生的名字。按照食谱计划,每个星期二中午吃米饭。记者看到校领导、政教处老师、总务处老师和餐厅工作人员在为学生们打菜打饭,每人一碗菜、一盆米饭,提前整齐地放在每个人座位前的饭桌上,仔细瞧,每碗菜里都有肉、豆腐、粉条、鸡蛋、新鲜蔬菜近10种。下课铃响了,班主任带着学生走进各自的餐厅,没有追逐,没有拥挤,没有喧哗,大家对号入座,开始兴趣盎然地吃饭,记者问一位正在吃饭的初一级的小女生:比家里的饭怎么样?小女生羞涩地笑了:香!一桌子正在吃饭的学生都高兴地笑了。20分钟内,全体学生就餐完毕,走向校园或教室。所有碗筷由餐厅工作人员集中清洗、消毒。
坐在学校餐厅,记者一边享受着店张初中学生营养餐的美味,一边和校领导赵建设拉话,从中了解到,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投资8万元,从今年正月初五,就开始餐厅扩建改造工程,正月13建成,新学期一开学开始运行,如今,《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食堂卫生检查制度》、《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等等规章制度健全,并运行顺利。迄今,已接待了不少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者。
告别店张初中,记者又来到兴平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局张立志局长在有关会议上,曾高度评价店张初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说该校力度大,就餐秩序井然,就餐程序流畅,饭菜质量上乘,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该校此项工作搞得好!并号召全兴平市各学校的校长们都去店张初中看一看、学一学。(E)①
新闻推荐
兴平市十一建学校五(1)班小记者许慧心童年,就如同那慢慢滴落的咖啡不会重新回到杯里;就如同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淌在我的内心。在这条小溪里,有无数欢乐的笑声,也有些许悲伤的眼泪,但它们都是...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