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实习生 何莹
3月24日上午,在兴平市西南社区调委会的办公室内,聚集了许多前来解决问题的辖区群众。记者在这里见到了调委会主任张亚婷。
原来,有几名群众因家庭纠纷找到调委会。分析、解释、说和,张亚婷忙碌着。将近一个小时后,几人满意地离开。一件事情刚刚调解完,紧接着,新的矛盾纠纷又找上了门。
这便是张亚婷的日常工作。在别人眼中,调委会经常干的是“磨嘴、跑腿”的活儿,她不这么认为,她说:“调委会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调解,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辖区也就稳定了。”
谈到工作,张亚婷说,大多时候是一些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说和说和事情就平息了,但有时就会碰到棘手的事情,就比如前段时间碰到的一件事,调解起来费了很大的周折。
张亚婷所说的事情发生在今年年初,也正是这件事情,使她更进一步的拉近了与辖区居民的关系。
今年二月下旬的一天,辖区一小区突然停电。7个单元、62户居民摸黑生活了整整三天。
事情发生后,张亚婷和调委会的另一名工作人员赶到小区,只见,一部分业主将小区物业办公室围了个水泄不通。张亚婷先与业主沟通了解情况。原来,因为小区内的线路老化,经常会出现断电的情况,但断电时间不长。而这一次,一停电便是三天。再加上正处于冬季,晚上没有电,房间格外冷。
为了把事情了解清楚,张亚婷又找到小区物业,物业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本打算早早处理问题,更换线路的费用应是业主们平均分担,但大家都不愿意出钱,所以一直拖到现在。问题处理,得先找到开发商。
张亚婷从物业处拿到开发商的电话,然而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一下午时间过去了,眼看着天要黑了,大冷天业主们一直站在院子里,张亚婷急了,她想到了发短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开发商将电话回了过来。经过一番沟通,最终事情得以解决,业主们也满意地回到家中。
“虽说很辛苦,但看到大伙脸上感激的表情,我很满足。”张亚婷说,把老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情处理好,就是我工作中的大事。(D)(2)
新闻推荐
本报讯(焦兴龙)今年以来,兴平市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安全效能为出发点,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宣传培训,加大监管力度,该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格监管责任。对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企业,逐一签...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