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理解诗歌的意思,少不了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只有真正地理解了诗歌的意境,才能彻底地领会诗歌所传递的美感。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
怎样读出古诗的意境来呢?可以把“读的过程”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正确、流利地读。这个层面要求把字音读准,扫清文字障碍;第二个层面;有感情地读,这一层面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要精心设计读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先想象读,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即所谓“入境”,仿佛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就在眼前。在此之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角色换位,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成诗中的人或物,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即所谓“入情”仿佛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就是抒写自己的心声。
让学生读好诗,读出古诗的意境来,让读诗的过程成为发展思维、丰富情感、促进体验,积累语言的过程,让读诗的过程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让读诗的过程成为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才能真正让“古诗”这一传统文化精粹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兴平市西城冉庄小学)
新闻推荐
组工干部下基层 党建工作上水平 ——兴平市委组织部践行群众路线工作纪实
杨光显杨国强本报记者杨波海“组织部的干部太好了,不仅帮咱把村委会改造了,还给困难户送温暖,给村上的长坡路段修减速带,帮咱把大问题解决了……”这是近期赵村镇宋村党员群众对该市组织部下派的“第...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