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兴平市槐巷小学小记者在采访六(4)班庞老师。
李靖臣 马阿雷 本报实习记者 卜婷
11月28日下午,兴平市槐巷小学借助家长会这一平台,组织《咸阳日报·教育周刊》小记者对来访家长、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首次体验式采访。
家长会期间,十名校园小记者身穿红马甲、脖挂记者证、手持采访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家长会现场,进行“试水”采访。采访之初,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小记者们有些手足无措,但随着和家长,老师交流的深入,小记者们渐渐神情从容、语言得体、动作大方。虽然小记者的采访被有些家长婉拒了,但小记者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是赢得了更多家长的赞赏。勇敢的小记者们,小小的采访本上记满了收获……
六(4)班的庞老师说,当天至少有5名小记者采访了她,在小记者的采访中,她感受到学生们学会了思考,能以小眼看社会,校园小记者站的确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成长的舞台。
被小记者“相中”的家长刘先生说,他以前从未见过“小记者”,没想到这次竟然能被小记者采访。这群“小记者”很真诚,聪明伶俐,讲话很有礼貌,感觉很棒!
一位小记者的家长说,开展小记者活动可以让他们学会从新闻的角度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青少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记者们也纷纷感叹,当记者的感觉真好!有了这次采访经历,小记者们体会到要写好一篇报道不仅要充分准备采访话题,还要克服胆怯心理,自信大方地与人交流,才能采访到有用的素材。采访的甘苦只有体验才知道。小记者们在采访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从而提升小记者们的综合“业务”能力,让小记者们更有信心做一名合格的小记者。(E)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卫江姬增强)兴平市检察院大力开展“三官一律”进村活动,近日派出60余名干警分赴包抓的13个基层乡镇112个村庄和居委会,大力提升“两率一度”工作。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镇办制度,落实镇办部门包...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