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旭 张亚超 焦修库)近年来,兴平市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不断壮大优势产业规模。截至目前,该市已拥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咸阳市级龙头企业7家,鲁洲生物、丰益国际、福满多食品等3家龙头企业的控股公司已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据不完全统计,该市所有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村居民10万户,带动生产基地50万亩。农民从中获得收入2亿元,户均增收2000元。今年1-9月份,该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853元,同比增长15%。
育龙头,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培育“带动力强、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为重点,让企业成为带动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和工农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和产业旗舰。一方面以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通过挖掘潜力、改造升级、兼并联合等途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外引内联、股份合作等多元模式,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创机制,挖掘发展活力。积极搭建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狠抓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机制,把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已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等)163个,参与农户7万余户,农民联手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和谐,营造了政府得税、企业得利、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得实惠的健康发展格局。
兴品牌,提升发展质量。认真实施“品牌富农工程”,让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让品牌效益日益凸显。积极推动品牌注册认证,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切实打造高质量高效益农产品。以品牌注册、品牌策划、超市销售为关键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市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注册的品牌已达45个,涉及辣椒、大蒜、清水莲菜、苹果、西红柿、食用菌、鸡蛋、生猪等20多个农产品种类,其中“兴平辣椒”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品牌对种植养殖基地的覆盖率90%以上。(B)(12)
新闻推荐
组工干部下基层 党建工作上水平 ——兴平市委组织部践行群众路线工作纪实
杨光显杨国强本报记者杨波海“组织部的干部太好了,不仅帮咱把村委会改造了,还给困难户送温暖,给村上的长坡路段修减速带,帮咱把大问题解决了……”这是近期赵村镇宋村党员群众对该市组织部下派的“第...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