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在家的时候,11岁的王鹤便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爸妈不在家的日子里,王鹤还要帮助奶奶照顾一岁半的弟弟。
他们自强自立,缺少的只是父母在身边的温暖。
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他们才显得很开心。
在学校里,他们和同学和睦相处。
本报记者 刘伟 文/图
马上过年,回家团圆。没有几日就到了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春节了,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回家,不为什么,图的就是赶在年关和家里的老人、孩子好好聚聚,一家人高高兴兴、热热闹闹过个年。然而,年关将至,在咸阳市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而不能回家过年,“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则成了那些“留守”儿童最期待的事……
不能与父母朝夕相处,不能与父母日夜相伴,就连春节和父母团聚这最平常不过的事,对那些“留守”儿童来说,都是那么的珍贵和难得,每到春节,他们只能在期盼爸妈归来的眼神和思念中迎接新年。
爸妈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考完期末最后一科,小张瑶回到宿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和被褥,第二天就要坐着校车回家了,可是小张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心里清楚,一直盼望爸爸妈妈回家过年的愿望又落空了。
小张瑶今年11岁,家住兴平市阜寨乡于堡村,在兴平市华茂学校上学,平时就住在学校里。爸妈常年在上海打工,已经有好几个年头没有回家了。通常与爸妈最频繁的接触就是一部电话,最熟悉的不是爸妈的面容,而是电话那头爸妈的声音。小张瑶说,每到晚上躺在宿舍里,就会不由得想起爸爸妈妈,只有和同学们在一块玩的时候,她才会减少对爸妈的思念。
“过年有新衣穿,有零食吃,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最想要的。”说起过年小张瑶说,平时过年爸妈不回家,就会买一些衣服寄回来,但她最希望的就是能高高兴兴过一个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春节,能在爸爸妈妈的被窝里暖暖和和的睡上一觉。
回到家的意外惊喜
“如果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会给他们端上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消除他们全身的疲劳。”和小张瑶同在一个班的王鹤说,这是她最想对爸妈做的一件事。
王鹤家住兴平市马嵬镇李村,平时由爷爷和奶奶照顾。“去年过年回来了,照这样推算今年应该不回家了。”王鹤的话语里透着理解和无奈,她说,爸爸妈妈都在北京务工,他们每两年回一次家,只是在每个月末都会打电话给她,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而她也会通过学校开展的“两地书信寄真情”活动,和爸爸妈妈交流。
下午王鹤将在老师的陪伴下坐校车回家,记者决定随她们一同前往。车刚进村子,王鹤大老远就看见爸妈站在门口,车刚一停稳,激动的王鹤便一下子从车上跳了下来,高兴地奔向父母,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妈妈,竟连车上的书包和被褥都忘了。
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眼睛微闭的王鹤似乎一下子掉进了蜜罐子里。
“本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但想到父母年龄大了,要照顾王鹤,还要照顾王鹤一岁半的弟弟,所以就决定今年回家和孩子一块过年。”王鹤的妈妈王改女说,平时没时间照顾孩子,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一次在大街上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手里拿着毛绒玩具,嘴里喊着喜洋洋,显得格外高兴,所以这次回来她给女儿买了新衣裳和印有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自动文具盒。
让家人团聚不再成为浓浓的思念
与小张瑶和王鹤一样,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在翘首企盼,盼着能早日和爸妈团圆,可就这一小小的愿望,却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实现。
据调查统计,随着咸阳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未随父母外出而留守在家的儿童也不断增加,全市共有双亲在外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4.78万人(动态),占全市农村儿童总数的6.5%。其中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0.82万人,小学留守儿童2.71万人,初中留守儿童1.25万人,分别占同龄儿童的11%、6.8%、4.8%。
尽管咸阳市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先后通过组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代理妈妈”、“传温情、送温暖”等一系列主题关爱活动,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照顾留守儿童生活,给留守儿童赠学习、生活用品和亲情电话卡等礼物,给他们送去了关爱,温暖了孩子的心。但有一种东西不可弥补——那就是缺失的母爱,要知道,在年关这短短的几天,有父母在将会是孩子们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希望留守儿童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人团聚不再成为他们浓浓的思念……(C)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沈广睿实习记者吕聪)2月16日,全国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集中统一行动于晚7时在咸阳市全面展开,市交警支队在全市区范围内开展严查酒驾的统一行动。当晚7时许,记者在兴平市金城路邮政局门前...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