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航伟)“小病拖,大病挨,实在没法才往医院抬。现在村里有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就是没病我也愿意到这里来坐坐,看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还能长点健康知识!”近日,笔者在兴平市田阜乡贾赵村参加新农村建设现场观摩会时,65岁的苗老汉说起村里的卫生室,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这只是该市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让群众受惠的缩影。
兴平共有223个行政村,虽说村村都有卫生室,但基本上都是以家代室、一室多用的个体诊所,条件简陋,药品器械不足,能看的病少,根本保证不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遇上小病小痛也要舍近求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该市去年把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关注民生、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缓解“看病难”的实事来抓,采取得力措施,强力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在建设中,该市把村卫生室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村卫生室建设与村文化娱乐室、体育活动健身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验收达标后,再将省市两级政府给每个卫生室的“以奖代补”资金1.1万元拨付到位。
自去年5月该市在店张镇西坡村启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后,已经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44个,其余村卫生室将在今年内全部建成。建成后的14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面积都在100平方米左右,诊断室、药房和治疗室三室分开,医疗、诊疗、消毒灭菌、急救、健教、药物储存、办公等设施配备齐全。与此同时,该市加强村级卫生人员的管理,严格资质审批,对符合标准的640名乡村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并将乡村医生劳务补助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提高乡村医生劳动报酬,使他们安心村级卫生工作,真正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B)⑥
新闻推荐
“我”的“老公“走路咋像企鹅本报讯(记者沈广睿实习生孙建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兴平市丰仪镇彭家村刘刚饲养的一只大公鸡,走路像企鹅,大腹便便,让在场的人不禁捧腹大笑。其行为举止完全就是一只白色的...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