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磊)今年以来,兴平市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在全市范围内落实以“转作风、暖民心、优环境、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恳谈制度,转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架起了干群之间沟通的“连心桥”。
全市以“民情恳谈室”为载体,建立了市、乡镇(部门)、村三级接访网络,畅通了信访渠道,各级“民情恳谈室”牌子、信箱、桌椅、文件柜等硬件设施齐全,“民情恳谈室”做到“三个固定”,即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市纪委对各级干部采用集中和分散式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接访水平和职业素质,全力打造温馨“软环境”。各级“民情恳谈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首问负责制”、“办结报告制”等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分类归档,及时处理,真正达到了“案结事了、息诉停访、群众满意”的目的。在恳谈内容上,不拘于形式,谈心谈事谈意见,通过与群众拉家常,听取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或未解决的“疑难杂症”。全市目前共建立各级“民情恳谈室”340余间,专兼职工作人员420余人。今年全市共召开各级民情恳谈会46次,参加群众3200人次,走访群众1800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00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360个,协调解决问题240个。(B)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启涛许建刚)11月5日下午,兴平市百姓广场上秦腔高吼、舞袖轻扬、鼓点欢快,前来观看学习实践活动文艺宣传演出的群众将广场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欢乐、祥和、喜庆……学...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