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河 张晓强
在武功县长宁镇,如今很多农民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纷纷回乡创业,带动了一方群众致富,为激发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今年50岁的张根库是长宁镇上庄村人,多年来一直在医药行业打拼,创办了咸阳怡家医疗器械、咸阳怡家大药房和陕西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8年在镇村干部的邀请和支持下,他在村上成立了陕西怡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种植、销售及中药提取、加工等。
10月31日,张根库正在金银花基地查看苗木的长势。“去年,我们投资310万元,在村子流转土地510亩,移栽金银花苗子。在园区建设期间,每天都有附近村民来这里打工。今年5月~9月份,是金银花的开花期,一天就有四、五十名妇女到园区采花,截至目前,累计劳务支出100余万元。”张根库说,今年是金银花的初产期,亩产15公斤左右,市场价每公斤240~300元,丰产期每亩可产40~50公斤,效益会更好些。园区先后提供长期就业岗位68个,解决了周边3个村156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其中48名为贫困群众,累计增收14.4万元。
“公司计划在上庄村投资1000万元,到2020年建成2000亩种植基地,让园区成为咸阳市最大的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银花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企业。”张根库满怀信心地说。
今年48岁的张晓国是长宁镇金城村益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他去年回家成立合作社,今年春季开始组织村民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目前共投资40余万元,已建成日光棚22座。目前,合作社已流转村民土地200多亩,建成钢管单体大棚138座,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及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促进群众增收150余万元。
孔雀村是个传统的挂面村,有着几百年的挂面制作历史。村党支部书记尹全世告诉记者,全村360户,100多户常年从事挂面的生产和加工。仅靠挂面这一产业,全村年收入400余万元,而且从事这一产业的,大都是30~50岁的返乡农民工。
今年45岁的尹开党和妻子张粉玲,前几年一直在西安、广州打工,如今看到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除过天阴下雨,我最多一天能加工60多公斤挂面,一年收入5万元左右。收入不算很多,但在家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又不误地里的活,还能把挂面手艺传承下去,觉得在农村创业挺幸福!”尹开党说。
据了解,近年来长宁镇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领返乡农民工推进产业发展。目前,该镇新建羊场3个,发展猕猴桃313亩、金银花510亩、樱桃130亩、大中棚198座、水蜜桃820亩、陆地菜1184亩。
“在长宁镇,像张晓国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来越来越多。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技能,攒下了资金,带回来了新理念。这些新时代的新农民,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不超过50岁,从两个年轻人5座大棚,发展到11个人种植的138座大棚,这种裂变效应在长宁大地种出了奇迹!”长宁镇镇长徐风光说,“下一步,我们将提供创业引导服务,并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让长宁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沃土,让返乡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魏征)10月22日,随着螺旋桨的启动声,咸阳市武功县检察院民行部首次利用无人机对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进行现场调查取...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