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歆 郭亮亮)5月10日,从市国土资源局传来消息,全市13个县市区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全部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进行质检核查,这标志着全市471.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即将尘埃落定,永久农田划定工作将进入收官冲刺的“最后一公里”。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城镇周边及中心城区永久农田划定方案编制,截止到2016年年底,城市周边、全域划定方案通过部、省专家审核。
今年,按照部、省要求,咸阳市全面开展“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五项后续任务落实工作,优先划定优质耕地,划足永久基本农田数量,筑牢城镇周边生态隔离带,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进度显示,目前全市“落地块、设标志、明责任”等外业工作及形象进度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71.9万亩,设立标志牌151个,签订三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2967份,保护率67.79%。全市城镇周边和全域内拟划入基本农田面积比例基本达到了国家和省上要求,方案已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此外,将优质耕地划进来和将劣质地块划出去后,全市共落实基本农田面积4760661.06亩,较省级下达的保护目标责任面积多出41661.06亩,全市基本农田中耕地质量国家利用等平均为9.63等,较调整前的9.71等提高了0.08,除武功县基本持平外其他12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等别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划定目标。
划定后如何实现长久保护是“后续五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各级国土部门积极衔接县镇村三级政府,全面完成到户责任书签订工作,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进一步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同时,在地头醒目位置竖立相应的保护牌及界桩,上面刻着保护区的面积、地类、范围等基本情况以及举报方式。此外,探索建立“田长制”,选定专人作为每一块基本农田的“管事人”,负责巡查和监督每个地块永久基本农田的使用情况。(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陕西武功县在发展县域电商时,突破了县域的区位概念,把目光放得更远,提出了“立足武功,联动陕西,辐射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路,更是提出了“买西北卖全国"的口号,力求打造&l...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