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建虎 摄影报道
石狮子是“护观之宝”。
古老的建筑与动人的传说交相辉映。
殿宇构筑精雕细琢。
门前的皂荚树出现“连枝”奇观。
炎热的夏日,漫游在一清幽之地,以平复工作忙碌之劳顿,同时也感触身边风景之美好。这就来到了武功县武功镇聂村,在一片绿树环绕、沮水潺潺流过的山坡前,古式建筑巍峨相映,亭、台、殿、宇风姿各异,伸手触摸,尘封千余年的历史复活了,作为古老的游览胜地,金仙观以其秀美的山水、神奇的传说名闻关中,吸引无数的追访者流连其间。
传说汉明帝时,聂村有一乐善好施者聂守仁,他善待乡亲,捐钱施药,冬舍衣,夏舍米,架桥铺路,慷慨救急,百姓称誉他“聂善人”。聂善人有一女名云霄,聪明伶俐,。一次汉明帝路途遇险,云霄前来救驾,令其化险为夷,遂被明帝封为“救世金仙”,享受人间香火,金仙观即由此发展而来。
历今2000余年,金仙观遗存建筑多为明、清、民国所建,山门、献殿、中殿均保存完好,建筑样式为单檐硬山式,板瓦、勾头、滴水、脊兽为灰陶构建,一砖一瓦砌筑精湛,一门一床古色古香,建筑家的巧妙构思蕴含其中,历经风雨而风韵犹存,中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让人惊叹。置身其中,墙壁间屋檐下的各种神话人物彩绘扑面而来,形象生动,色彩瑰丽,让观者赏心悦目,仿佛来到另一世界,久久难忘。出山门,一棵守望金仙观的皂荚树枝叶繁茂,已有数百年树龄,夏风吹过,送来徐徐清凉。向北沿坡口而上,一座六角小亭映入眼帘,在亭中石凳上小憩,极目远眺,四周山坡错落有致,沮水汩汩长流,时光的流逝,古今的变迁,让这里更显幽静、神秘之美。(D)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晋彤通讯员段剑平唐喜龙)8月2日,蒲城县脱贫攻坚职务犯罪预防专题报告会召开,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办)主要领导以及各行政村的书记、主任共600余人听取了报告。此次报...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