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纪念馆前的苏武雕像威武不屈。
保存完好的绿野书院老房屋。
河滩会上农用物资交易活跃。
古老的龙王庙依山而建,俯瞰着全城。
本报记者 何建虎 摄影报道
这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座普通的小镇,走近了你细细品味,原来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无论是上古的“圣母”姜嫄、教民稼穑的后稷,还是一心向汉的苏武、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讲学绿野亭的张载,都与它息息相关。漫步武功镇悠长的街巷,不时可见唐砖宋瓦,明亭清碑,时序的推移和人事的更迭,只增添了它复古的气息。
从武功县向西北行10余公里便来到它的怀抱,漆水河穿城而过,两岸多塬,古迹遍布。四千多年前,后稷在此教导农人种植庄稼,开创中华农耕文明的辉煌,现存的后稷教稼台古朴雄伟,名列中国八大台之首。坐落于东坡口西北麓的龙王庙历史久远,殿宇巍峨,仿古式建筑精雕细刻,它俯瞰着全城,视野宏阔,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毗邻龙王庙的东坡桥自古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清末刘理江在此修桥济人,后于右任为其题写“刘仙桥”,著名“武功八景”之一的“东桥水波花柳显”就在这里。漆水河对岸的小华山蜿蜒灵秀,古柏耸天,风景秀丽宜人,宋代理学家张载在此开设绿野书院,各地学子闻风而来,开关中教育之先声。一年一度的河滩会市声鼎沸,交易频仍,是至今保存的纪念后稷农产品交易古会,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用说郑家坡遗址的农耕文明,苏武碑记的烈烈风骨,报本寺塔上群燕环绕……一座座古遗迹古建筑,一个个迷人悠远的传说历久弥新,迄今仍书写着陕西名镇的风采。(D)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申中奇徐文静)武功县民政局依托县“十百千”工程平台,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全县“464名科级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464名困难群众”活动。活动创新建立“6+X”帮扶模式,即各帮...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