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辛建斌
春暖花开的季节,记者慕名前往近年来高考成绩增幅最佳的武功县长宁中学采访,尚佺伟校长向我们极力推荐他们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立昌,并兴奋地介绍了王立昌的一些情况。
他说王立昌2005年至2008年,担任长宁中学副教导主任,分管初中部教学工作,中考成绩综合考评由原来的全县倒数第一上升为全县前十,升学率和平均成绩跃居全县前三,平均每年有6名以上的任课教师获中考优秀学科奖。王立昌自2009年先后担任长宁中学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以来,分管高三工作,高考质量连年大幅提升,二本上线人数由2008年的64人上升到2015年的324人,近三年培养了4个全县文理科状元。总结出了细、实、精、活、效的高考复课方法,打造了高三12班这个理科补习品牌,赢得了社会的赞誉。王立昌先后10次被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有4次被县教育局评为教研教改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高考优秀班主任,连续6次获全县高考单科第一名,有5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获教学能手和优秀执教者等荣誉称号。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3个,所撰写的实验报告或论文曾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各类教育教学文章100余篇,参与编写教辅书3部,辅导学生作品发表或获奖300余人次。自工作以来,总获县级及其以上奖励30余项,最后,尚佺伟自豪地说,王立昌是一位学者型、专家型的好校长,是我们学校教书育人的一面旗帜,也是真正值得你们宣传报道的先进人物。
于是,记者先走进长宁中学广大师生之间了解情况,后见到了刚上完课下来、满手粉笔末的王立昌副校长,感觉他是一个实干、儒雅、平和而又内敛的人,我们开始攀谈,逐渐地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
王立昌在这所农村中学已经干了20多年,学校由原来的4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人,论及教育、教师、学生,他就动情,让人感到他对教育工作那种迷恋和虔诚!他是把教书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一种信仰的人。其实,他曾是一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早年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现在,他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他很享受教育的过程。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精神生命的支撑。把职业当成一种责任,这是他的职业操守。他说,我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着良心,一个装着爱心。他对师德的践行和爱生如子精神感染着学生和同事们。他面对一些名校邀请,不为所动,而坚守农村几十年,挥洒血汗,参与和见证了长宁中学教育发展事业,为武功教育赢得了荣光!29年的从教生涯和21年的高三教学以及多年来学校领导管理岗位的历练,早就锻就了王立昌高尚师德师行和独当一面、举重若轻的工作能力,教育教学已是他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他对教育的热爱还体现在心细如发、精打细算、处处主动的状态之中,比如他在每年高考录取线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将拟定制作好的长宁中学二本过线多少学生、再创高考佳绩的横幅挂在了县城和乡村大街,向父老乡亲报喜!竟并无差错,可见他对学生考情的烂熟于心。
把工作当成一种艺术,这是他的职业追求。很多年前,他就勇当教学教研的实验者、践行者,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撰写教学论文,思索与探求着:怎样使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使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乐园呢?为了吃透一个教学内容,他常常找许多案例、浅析,专心研究,同课异构,体会他家之长,为了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他常反复地斟酌,就这样,他的专业素养在成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92年,在咸阳市青年教师滚动式大赛中,他杀出重围,斩获二等奖,开始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在之后的各类赛教活动中,他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先后获得教学能手、优秀执教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他连续多年担任高三3个班的语文教学,连续6年获高考单科全县第一;2001年,他获得咸阳市优秀教师,所任学科喜获高考单科第一;2008年,成为咸阳市学科带头人,同年,他被聘为市学科研究中心高考专家,开始每年参与咸阳市三套高考模拟试题的命制;并于当年,代表高考专家组在全市高考复课会上作了题为《认识高考实质,备战2009年高考》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以后每逢复课会,只要听了他的报告或发言,同行都会折服,并赞叹:“不愧是专家!”他带领语文组创设了“1+多”共案模式,指导培养了3个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他也连续5年获得教研教改先进个人。
他在先后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之后,就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带领大家去追求卓越和极致。尤其是高考复课工作,他提出的四精、四必、四及时和五抓、三不讲,成为高考复课的常规基本要求。四精是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四必是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四及时是及时布置,及时批改,及时点评,及时纠正;五抓为抓细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三不讲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几年来,在师生们共同努力下,该校教育质量连年大幅提升,增幅和综合考评均居全县前列,县教育局主要领导曾在全县教师大会上表扬王立昌是我县高中教育的先进典型人物!咸阳市教育局李强局长来校视察,曾感慨地说:一所农村中学,在生源质量并不乐观的背景之下,却教出了一流的质量,实在不易!
王立昌为人正派守正,富有亲和力,他善于向学校一把手积极谏言,出谋划策。他常急人之困,乐于助人,在老师中享有崇高威信,有位教师对工作有些情绪,加之身体不舒服,便请了不长不短的假,可学生的课怎么办?任谁去都没有请来。王立昌知道后,立即打电话,这位老师在电话里哭了,哭完后,立即来校上课了。大家都知道:立昌是个善良、没有是非的好人,凡事不能为难好人,同事们服他。王立昌对待学生,方法更多,其中针对高中生住宿的实际,他关心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并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座右铭。对于留守孩子,王立昌则通过建立学情跟踪档案,不断关注学生成长。他心中记着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父母,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学困生,除了钱物资助外,还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同时,积极组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班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建设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幸福的成长!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这个人,说和他在一起是一种享受。他教过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从长宁中学毕业的历届校友有很多已成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其中不乏大学教授,他们结集出版了一本散文随笔《缘结长宁》,大家公推他们德高望重敬爱的王立昌老师为书作序,足见王立昌老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威望。
一个远离都市繁华的农村中学副校长,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让人深深地感到学校是个藏龙卧虎之地!望着这一箱子浸透着王立昌心血和汗水的各级各种荣誉证书,让人长叹:多少英雄埋没于草莽之间啊! (E)②
新闻推荐
1936年武功县附近的坡道。照片反映了当时武功县城附近的交通、道路及运输状况。照片为美国牧师克劳德·皮肯斯拍摄。本报记者李军朝提供(B)(13)...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