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创斌正在进行查房
本报记者 唐芸 薛璐 刘亚茹
2015年12月23日陈创斌被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三秦最美院长”,成为咸阳市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基层院长。
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医生,成长为县卫校副校长、到贞元中心卫生院院长,30多年的基层躬耕,从未改变他对村镇群众的那一份真挚感情。
切肤之痛激发他当一名好医生
在陈创斌童年的记忆里——医生救命。
出生于农村的他,从小受到病痛的折磨,瘦得皮包骨头,经常喝中药来治病,更为严重的是,全家人因腹泻四处求医,对病人的痛苦他感同身受。
十岁时,他的小弟由于腹泻脱水导致酸中毒,情况紧急,被送到医院抢救,但苦于当时没药、没医生,只能放弃治疗把小弟带回家来。虽然小弟最后奇迹般康复了,但那种无计可施的感觉,以及对家人身心的折磨,给陈创斌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小病靠人扛、大病没钱治,农村人得个病就是天塌了。”陈创斌说。
中学毕业后,陈创斌决然报考了卫生学校,并到基层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内儿科医生,切肤之痛激发出他内心强大的愿望。
2011年,陈创斌调至武功县贞元中心卫生院任院长,既要管队伍,还要进行医务,他忙得不可开交。
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前往医院就诊,他就背上设备亲自到病人家里;每次外出义诊,他总是带队进村入户;有时医院人手拉不开,他就亲自上阵……贞元有多少条路,每条路通向哪,陈创斌都能说出来,这些年,他跑遍了十里八乡的村村落落。
陈创斌有个习惯,无论多忙都要查房,一有闲暇,就去病房看望病人。哪怕出差归来,先不回办公室,而是走进病房询问病人的状况,贞元中心卫生院流传着“病人不认识大夫,倒认识院长”这句话。
武功“千名医护人员帮扶贫困患者”活动,陈创斌作为医院的带头人,与贞元镇余村双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李文娃结成对子。“他人恓惶,咋也得拉一把。”李文娃家成了他经常去的地方,平时总要问下李文娃的情况。逢年过节,陈创斌一定要拿上钱物去慰问,农忙时节,也要去看看,搭把手,“帮扶一定要帮到心里,帮到实处。”陈创斌在对他的生活关心之余,也在考虑着帮李文娃弄一个长期可靠的产业来发展。(下转B2版)
新闻推荐
武功县苏武墓。这张照片是时任武功县县长石翊于1928年拍摄的苏武墓,从照片上看,仅能看到墓前的牌楼,画面大部分为原坡。反映了当时苏武墓周边的自然环境。本报记者李军朝提供(B)(13)...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