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靠利携削面机去面馆大显身手。
本报记者 贾一丁
近日,热衷于机械加工制造多年的武功县农民王靠利,凭借着自己发明的削面机,不仅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我爱发明》栏目。
农民发明家荣获国家专利
“我从15岁就跟着师傅学习机器加工,后来更是依靠机械加工的手艺谋生,我一直都喜欢创造一些小的东西来帮助家人、乡亲们。”王靠利说,他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不少面馆的老板都拿削面机维修,经过他不断修复,发现这些机器结构简单,但有很大“潜能”。一个念头不由自主地跳了出来——不如自己设计一台更好的削面机。
2013年,王靠利开始了削面机的研发。王靠利说,目前市面上的削面机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将面条通过机器运转“挤”出来,这种模式的机器出面速度快,面条宽窄长短也都很均匀,深受广大面馆经营者好评。但是这种机器有一种致命的缺点,就是通过“挤压”产出的面条失去了手工削制的口感。而另一种机器则是这两年兴起的“削面机器人”,这种机器模仿人工削面的模式进行操作,虽然口感上有了保证,但是出面速度太慢,难以满足日常经营的需求。
王靠利经过反复摸索,希望能够做出来一台速度和质量上均有保障的削面机,2015年11月,王靠利在县科技局的帮助下,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拿到证书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付出的艰辛得到了莫大的认可。
机器获得专业厨师认可
面条作为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主食,深受大家的喜爱。12月16日,王靠利带着自己的削面机来到武功镇上的一家刀削面馆,想听听削面师傅和食客们的意见。
“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靠着樊师傅精湛的技艺,这家经营了十多年的面馆已经在镇上小有名气。听说王靠利这台机子可以仿人工削面,樊师傅迫不及待想要尝试一下。
经过简单的调试,旋转的刀头将一根根面条削入锅内,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就出锅了。樊师傅看到机器削面的速度也是大为赞叹。他表示,这种速度足足能赶上三四个熟练削面工同时制作了。
店里就餐的几位食客看到独特的机器,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几位食客品尝后也都给予了赞许。有了削面师傅和食客们的鼓励,王靠利觉得很是欣慰。接下来,他更是准备根据食客和厨师提供意见在刀头的制作上继续改进,并计划年底投入市场。(B)(12)
新闻推荐
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 建设“两富两美”新武功 ——访武功县委书记田一泓
本报记者张静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全面建成“两富两美”新武功的攻坚期。武功县委书记田一泓充满信心地介绍,武功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