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龙(右二)正在向政法单位介绍工作经验。
本报记者 吴红
曾经的武功县长宁镇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群众之间小矛盾小纠纷经常发生,就有当地群众戏言道:“长宁长宁、永不安宁。”听到老百姓这样的声音,蔡文龙有些坐不住了。
蔡文龙是长宁司法所的所长,上任后的他,总想着如何发挥司法机关在基层的作用,为辖区老百姓提供安宁的生活环境?扎根基层的12年当中,他走遍了长宁镇的村村落落,从发生在群众之间的小事着手,一件一件调,一桩一桩解。如今的长宁,这个原本社情复杂、矛盾凸显的小镇,成为远近文明的“平安镇”。用蔡文龙自己的话说:“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司法所长蔡文龙的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当兵出身的蔡文龙在2002年时担任起了县司法局长宁司法所所长。刚一上任,在走访时,蔡文龙就发现,一些群众因法制观念不强而导致社会矛盾频发。回到所里的蔡文龙有了思路,“先从普法宣传抓起”。于是,他当起了普法宣传者。为了让群众理解方便,他带着所里的司法干警编写普法三字经,宣传语。日复一日,当地的群众也渐渐懂得了简单的法律知识。
当好法律宣传者的同时,蔡文龙也做好了基层社会“稳压器”。今年4月,长宁镇镇东村村民杨某来到司法所,称在自家庄基地上盖房垫庄基时受到了邻家的阻挡,无法进行施工。得知此事后,蔡文龙与同事前往村里了解情况,原来,杨某的邻居正是他的亲哥哥。这弟兄俩3年前发生过争执,甚至动了手。当时,杨某出手将哥哥打伤,住院的花费杨某不予赔偿。如今,杨某建房,他哥哥也阻拦起来。无奈之下,杨某到长宁司法所想调解此事。
当天调解时,杨某的哥哥要求杨某将当初的医药费一分不少的赔付。回到所里后,蔡文龙反复考虑此事,第二天,他再次来到村上,在兄弟俩的家里来回跑,他找来双方的亲人和村上的干部,大家合力想把双方的矛盾化解开。经过多次劝说,兄弟俩相互让了一步,他们之间的恩怨最终得到化解。蔡文龙说:“基层调解工作复杂、琐碎。要一颗心为公,不怕群众不听;一碗水端平,不怕群众不服;一身力出尽,不怕事情不成。”遇到矛盾纠纷时,他用细心和耐心去化解。
社区矫正也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如何管理和帮教这一特殊群体,蔡文龙说:“要用真情真心去感化,让特殊人群重树生活信心。”
矫正人员张某就亲身感受到了来自这位司法所所长的关心和帮助。刑满释放的张某刚回到家时,村里人异样的眼神让张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得知情况后,蔡文龙常常与张某谈心为他做心理疏导,并多方联系为张某找到工作,这一切让张某重新燃起做人的信心。
12年的基层工作中,蔡文龙深有感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蔡文龙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如今的司法所成了群众寻求调解的“信访室”,而一件件矛盾纠纷也在这里圆满得到解决。面对赞扬声,蔡文龙说,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事事维护群众的权益,遇到问题沉着应对,不优亲厚友,不轻言放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就一定会干好,一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可。(F)(2)
新闻推荐
北宋时期,在武功县城(现武功县武功镇)北五里许的西原上,有一个游家庄,是北宋名臣游师雄的故里。游师雄(1037——1097),字景叔,宋英宗治平元年,年仅二十七岁的游师雄中进士,历任仪州司户参军、陕西转运判官、...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