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小巍 许梦婷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传统企业应用电商,改变了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不仅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也调动了企业与大众利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采访中,记者发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活跃了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农产品“买难卖难”和价格“过山车”问题不断出现,主要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买方卖方难见面。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形成了“不见人”的集市和无形的市场,开辟了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对接新渠道,让“菜园子”直接对接“菜篮子”,繁荣了农村商贸经济。电子商务让农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反过来又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生产,有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农业转型,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的方向进行转变,由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社、专业大户、园区基地等规模经营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城镇化以来,“明天谁来种地”的困境。随着武功县电商业的发展,已经在农村出现了“父辈精耕细作+青年网络营销”新趋势,父子店、夫妻店、姊妹店等网络小店遍地开花,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来看,如果以传统的衡量标准进行对比,县域电商的发展初期,对于政府税收增量不大,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对于县区就业而言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就业环境也较之传统工厂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对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政府、农民的观念认识,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武功县副县长孔睿说。
新闻推荐
康晔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秦腔。实际上,和秦腔的缘,结的还是比较早的。大概是上学前吧,时属七十年代末期,在宝鸡工作的三伯给爷爷奶奶带回来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接上室外天线,东晃西晃满世界对信号...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