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辛建斌 卜婷
罗晓娟,一位如春风般温柔的老师,她就是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1977年出生的罗晓娟依旧喜欢扎着马尾,穿着亮丽的黄色风衣,风度翩翩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她已经在教师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上奋战18载了,在这些年里,她在校所带的班级期末考试、综合测评总是第一,在镇级期末考试中也多次保持第一名的位置。
作为一位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面对的孩子们全都是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小孩,幼儿园孩子随意性大,随着天性走,还处于比较任性的阶段,想听课就听课,想上厕所就去上厕所。他们升到一年级后,开始接受学校严格正规的学习生活,难免还不适应,罗晓娟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比如上课应该怎么做,下课又该做些什么,怎样整理书包文具等等,事无巨细都要教给孩子们,要让每一个孩子变成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罗老师常说,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一到三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记得班上有这样一个瘦小又调皮的孩子游嘉华,上课别人都是坐在凳子上听课,而他就要跪在凳子上在下面捣鼓自己的东西,捣蛋的性格导致了他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十七分,数学三十多分成为了一名学困生。在二年级升三年级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是被家长牵着小手去学校报名的,而在报名快结束的时候,突然从桌子下面伸出一只小脑袋,举起一只小手,给老师说:“老师,我来报名了。”原来是父母害怕孩子学习太差,学校不给报名,又怕丢脸所以孩子才上演了这出戏。游嘉华的父母是工薪阶层,还开着一个小饭店,太忙、太累难免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小嘉华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后不写作业,上课调皮捣蛋,知识盲点空白与日俱增,也让小小的他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罗晓娟并没有放弃这个特殊的孩子,而是对他在心理上做疏导,在讲课中、检查作业都倾斜于他,只要他有进步就表扬他,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后,开始好好学习。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游嘉华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考试里,各科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就是这样,罗晓娟凭着自己和风细雨、诲人不倦的精神,每学年都被学校评为模范班主任。
“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很重要,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超强,你一笔一画把字写好了,孩子们会效仿你。在生字教学中,对字的结构笔画,我会让孩子们先观察,发现问题之后,我再讲授课程。我希望通过两年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在升入三年级之后能有所改变。同时,经过两年的生字学习,孩子们已经可以独立阅读大量的书籍了,会自己交朋友,遇到了问题也会学着自己去解决,孩子们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凭着这个教学理念,罗晓娟多次被学区评为优秀执教者。但她不敢懈怠,依然热心教研,实践课改,撰写发表论文,在武功县教育局组织的评教赛教活动中多次获奖。
从教18年来,罗晓娟只想着实实在在地把每一堂课上好,踏踏实实地工作,把教学水平提上去,做一名无愧于心的教师!用她那慈母般的温柔、用爱和责任搭起通往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桥梁,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守在知识边缘的孤岛上。 (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金晓宁薛立文)今年以来,武功县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工程,着力实施名牌战略,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该县编制全县争创名牌产品三年培育规划,对企业在改进和提高基础工作以及申报过程中给予全...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