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武功新闻 > 正文

杨凌“招大引强”打造涉农工业高地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5-23 18:56   https://www.yybnet.net/

西部电缆生产车间。

图/文 周婷婷 贾少斌

走在春夏之交的杨凌示范区,一个个重大项目如期推进,一个个工地热火朝天。

——上海海利生物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全球最先进疫苗生产线项目正在建设。

——四家三星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入驻富海工业园。

——集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公司入驻高端机械制造园。

——由新飞公司注资与天和生物公司合作建设珍稀食用菌综合开发及深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已达到5吨/天,产品供不应求。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建设全省涉农工业战略高地,积极实施“招大引强”和“项目带动”战略,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农机装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促进现代农业、涉农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区涉农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位居陕西前列。2013、201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完成117亿元和146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9.9%和25%,累计引进项目达300多个。

美国嘉吉、日本日立、葡萄牙阿莫林、法国CBE、德国萨诺等世界500强和知名外企,中国华电、中国农资、新华水务、陕西燃气、海利生物、剑南春、汇源、黑牛、雨润、华大基因等国企、民企纷纷抢滩入驻,已成为陕西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聚集区之一。

“中国杨凌”已成为国内外农业高科技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智”并重 创新方式集聚产业

近年来,杨凌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示范区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的同时,为不断提高招商部门吸引外来投资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由单纯引进资金项目向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相结合转变,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团队和高科技孵化企业,引导现代农业创业者和社会资本集聚杨凌,加速推动示范区技术创业工作向纵深化发展。

全区研究实验经费由1997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02亿元。中国技术交易所杨凌分所挂牌成立,引进了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陕西省果树种苗繁育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0个,并与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战略结盟,实现了跨省科技的协同创新。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道建设大学科技园和杨凌综合试验示范站,为科教人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搭建平台。目前,示范区已累计引进博士以上人才870多名,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80余个,拥有各类科技人才6000余人。

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曾经强调,要坚持把“招大项目、引大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攻方向,努力为形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添砖加瓦、集聚资源、注入后劲。目前海利生物口蹄疫疫苗、新型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项目落户杨凌。

这一切,也得益于杨凌不断创新的招商方式。

强化定向招商,搞好项目对接。把引进更多高新技术项目作为衡量招商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支持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民营科技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具有内在根植性的新型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合资、扩建、并购、重组、股权转让、境内外上市、转让经营权等方式,用较少的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实现“非地招商”。

善借展会平台招商,是杨凌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途径。坚持将农高会作为汇聚、展示、交流、推广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近五届每届展示交流农业科技成果达到7000个以上,技术与产品交易额累计达2560多亿元。每年发布《中国农业产业投资》《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杨凌报告》,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建成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五个中心”,在为更多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多层次服务的同时,抢占行业科技的巅峰话语权。

   三大产业 多点发力“拐弯超车”

凭借特有的品牌优势、科技优势、示范推广优势、区位成本优势、体制优势,示范区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等优势涉农工业;积极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逐步构建富有特色的新兴高端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园区公司的平台作用,再造体制机制优势,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涉农工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左右。

目前,杨凌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与“三大产业”相关的园区有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杨凌工业园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杨凌创新创业园、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低生活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高品质服务”的“三低一高”园区企业化服务理念,杨凌已经建成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产业承接平台。

为了推进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依据陕西省各相关规划,陕西在杨凌示范区与咸阳市武功县接壤地带规划建设集农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储藏、流通为一体的陕西省核心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打造食品生物制造、农产品循环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的三级产业体系,构筑初、中、高端涉农企业联合发展平台,创建国内一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引领带动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

陕西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果品精深加工、蔬菜精深加工、茶叶精深加工、粮油精深加工、肉奶精深加工、功能食品生产六大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各地市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走向精深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生物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在杨凌也开始凸显生物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目前聚集度位列全省第二,现有医药企业16家,其中11家通过GMP认证。已成长起了绿方疫苗、郝其军制药、麦迪森制药、赛德生物、亨通光华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和医药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政策扶持 创造最优兴业环境

栽好梧桐树,吸引金凤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致力于打造陕西最佳投资发展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构筑项目引进、落地服务、建设壮大全程优质服务体系,建设程序最简、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高效发展环境。国务院、陕西省和示范区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支持入区企业做强做大。

多部门共建推动的管理体制。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的领导管理体制,在国家层面,由科技部等23个部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建设;在省一级层面,由陕西省37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共同支持示范区发展。独特的共建体制优势,成就了更为灵活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实际运行的效率和空间。

创新发展市场化的生产关系。围绕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目前,示范区已发展龙头企业27户,土地流转率达5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0个,带动2万多农户“抱团”发展产业。目前,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增速位居全省第一,2014年达到14046元,是1997年建区之初的10倍还多。

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成立关中地区首家农村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育肥猪、仔猪、肉牛等15个保险品种试点;联合全国40家孵化器和26家创投机构,成立了全国首个现代农业科技创业孵化联盟,推动金融资本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流通和技术服务等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企业协作,资本、技术、人才结合的新机制和科技支撑、金融保障、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从2012年开始,对涉及城乡居民的24项政策全部实行一体化,使农村居民在低保、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田园农庄、职业农民“三农融合”试点工作,首个容纳900户的田园农庄正在加紧建设。“水在城中绕,城在绿地中,人在园林行”的田园城市形态初步形成,承接产业的能力和空间进一步提升,杨凌已成为陕西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杨凌,一座开创中华农耕文明,代表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中国农业硅谷”;一座“水在城中绕,城在绿地中,人在园林行”的“现代田园城市”;一座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涉农工业高地,正在掀起澎湃的开发浪潮,期待与有志者携手合作,共同创造辉煌的明天。

新闻推荐

手记 村里的幸福

许梦婷刘已粲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受着多元化的冲击,日益严峻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城乡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状,以及乡村文化的没落,都成为整个社会的阵痛。村里人越来越少,年...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凌“招大引强”打造涉农工业高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