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桂亚辉 詹林)去年以来,武功县以“十联百包千帮”工程为载体,力推各级党组织人员、资源、精力下沉,倾力服务基层群众,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活加快发展“一盘棋”。
抓点示范促工作。35名县级领导率先垂范,按照包抓重点工作责任制的要求,每人联系一个镇、一个村(社区)、一户企业、一所学校、一户贫困户,对重点项目、城乡实事、平安建设、后进村整建、“双普双高”等七大类11项重点工作进行联系包抓。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检查、现场办公,指导镇精心谋划,协调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难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双普双高”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督办解决实际问题180多个。通过抓点示范,有力带动各级包联帮扶工作。
扶贫帮困送温暖。464名科级干部帮扶464户特困家庭,惠及困难人口1562人,目前累计帮扶钱物18.7万元。1180名机关党员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先后为帮扶对象提供致富信息26条,部分党员为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努力增强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自我造血能力。广大党员积极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医疗救助、交通出行、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1600余件。
驻村包村强组织。297名镇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助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承担起群众事项代办任务,积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精神文明建设。103名县镇干部担任经济发展薄弱村“第一书记”,整建重点后进村24个,新建改建村级阵地29个,调整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9个,帮助经济发展薄弱村制订发展规划98份。
思想帮助促成长。包联科级干部普遍与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每月谈心交流一次,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困难15件。各学校普遍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广家访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帮扶;1229名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与帮扶对象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开展义务补课、排解思想疙瘩、进行感恩教育、进行亲情视频等活动,给帮扶对象赠送书籍、学习用品、衣物、钱款约计52.29万元。
法治宣传促和谐。218名政法干警包抓全县所有村和社区,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法规咨询、矛盾化解和平安建设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司法局印制发放《法律援助基本常识问答》、《农民工法律知识》等资料,宣传法律知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干警集中下乡走访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提高“两率一度”。
发挥优势做贡献。千名医生、护士积极入户为贫困患者开展医疗健康服务,薛固卫生院为贫困患者免费发放爱心保健药盒,县医院开展下乡巡回义诊活动。各医院定期对贫困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信息卡,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教育,入户访视、义诊3800多人次,发放免费检查卡1500余张,免费赠送药品价值2万余元。
联系沟通架桥梁。各镇统一在各村设置包联信息公示牌,公布包联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县级各部门普遍建立重要节日前慰问、定期联络、征求意见等联系机制,包联干部向帮扶对象发放便民联系卡,坚持把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作为开展包联帮扶工作的一道必经程序,积极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联系。(B)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萍)两位普通农民路边发现数千元现金,苦于找不到失主,他们便找到村支书并及时联系上失主家属。最终在村支书的见证下,将3900元现金和手机返还失主。3月30日晚8时许,武功县苏坊镇凤安村村民...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