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霍强 通讯员 王英哲 徐文静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并逐步呈现出“城市化”的特征。做好农村垃圾规范处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新年伊始,走进咸阳农业大县武功,记者看到一幕幕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个村子两个模样
“我们村变得整洁了,前后两个模样。环境变好了,人住着心情也更畅快了。”日前,武功县代家三农服务中心仁义村村民宁芳莉说,以前这是个后进村,村上的垃圾乱堆乱倒,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环境一团糟……“相亲的姑娘,一进村就能把人家娃吓跑了!”
按照县上统一部署,去年代家三农服务中心下大力气整治各村环境卫生,把仁义村作为“典型”来抓。中心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每周都到村上向群众宣讲,还给每家配发了小型垃圾箱,确定了保洁员。同时,积极争取水利、林业等部门的项目,疏浚整治河道沟渠,绿化美化村庄。
一年下来,仁义村就像大姑娘,越变越好看:村内道路变得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堆放的垃圾不见了,建筑墙体乱写乱画的涂鸦没有了,昔日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被整齐划一的苗木和散发出的清香所替代。“现在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仁义村村主任李进孝说,“短短一年多时间,一个村子两个模样。村上环境大变样,不仅村民满意,就连来走亲访友的乡亲,也都夸我们村变美了,变俊了。”
分类垃圾各有去处
武功县现有人口43万,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区之一。全县有农业人口36万余人。据初步统计,仅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就达到302吨。
行走在武功农村,处处干净整洁。记者不免好奇:农村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全县已形成‘一户一桶存放,一村两箱收集,一镇一车转运,一县多场处理,无害化分类处理\’的垃圾规范化处置新格局。”县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霜说,“分类垃圾各有去处。就拿仁义村为例,全村500多户人,除家家户户配发了小型垃圾箱,还配备了4名专职保洁员。每家每户的垃圾先自己收集到垃圾箱,然后由保洁员挨家上门收走,再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最后由镇上的垃圾转运车,拉到县上的垃圾处理场进行细分处理。对建筑垃圾,实行就近处理,统一送往最近的填埋场。”
“我们测算过,每户每天大概产出6公斤垃圾,全村大约是3000多公斤,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日产日清。”代家三农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科宁说。
据了解,武功县已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对于沤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都按照规范进行细分科学回收处理。目前,全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垃圾填埋场6座,污水处理站2座。县上还投资约820万元,为首批启动的8镇4中心100个重点村,配备了生活垃圾存放专用桶3万多个,生活垃圾转运专用箱斗200个,生活垃圾专用保洁车240辆,配发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专用车12辆。
人人参与共建美丽
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大,易反弹情况,武功县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群众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包村干部入户宣讲、村级文化广场集体教育活动、远程教育系统培训等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宣传,号召农民朋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县新农办主任周霜说,从宣传效果来看非常好,群众自发参与,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仅把家里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也收拾得整整洁洁,公众场合乱扔乱吐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不仅使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的心境也变得更“美”了。村民们说,“维护环境卫生,就是维护你我他的利益。”
现在的仁义村,村民们不仅不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吐痰、乱扔烟蒂,还“互相监督”,自觉维护村上环境整洁。“现在村上不管谁家的红白喜事,大家除了积极帮忙,事情办完了还帮着把场地清扫干净,把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村主任李进孝说,“村民们对环境的事越来越认真了,村里的面貌也一天比一天更美了。”
新闻推荐
郭素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人类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特别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武功县苏...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