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武功新闻 > 正文

盛行在武功民间的庙会文化 杜晓辉

来源:咸阳日报 2015-01-22 22:56   https://www.yybnet.net/

过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广为流传。但若追其始源,武功当为久远的传承之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功县郑家坡先周遗址和后稷教稼台就是很好的实物例证。在郑家坡发现的“有邰国”遗址中,出土的鼎、簋、尊、觚、爵等祭祀器皿,不但证实了《诗经·思文》里“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丞民,莫匪尔及。”祭祀后稷的真实性。而且也肯定了人类因农耕文明,率先开创了有“国”的史实。至于教稼台它既是后稷向云云众生示范稼穑的讲台,又是后来人谢天拜地,感恩姜嫄后稷的祭台,这些实物的显现恐怕就是记载中国最早庙会的雏形吧!

今天,在武功县的541个自然村里,每年各类大小庙会就有183个之多,这些庙会分布在全县各处的庙堂、寺院、宫观、农村之中。有道教类、佛教类、儒家类、纪念类、崇敬类、祭祀类、农耕类、越冬类等等。林林总总的庙会一应俱全,延至现在,依然如旧。堪称是中国民间古庙会的博物馆!

其中,历史久远的武功镇东河滩物资交流大会最为古老、最为庞大、名震西北,享誉九州。这就印证了后稷当年用他农官的身份,借冬里农闲之时组织举办农耕技术传授和集市贸易活动,这个活动不但解除了天下民众饥饿之苦。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这一活动深得万民拥护和推崇,延习至今。而今在姜嫄墓半山腰有一崎岖小路叫蜡祭坡,更能证实那时逢会时场面的热闹与壮观。史载,周时,每到农历十一月初七,赶集的人们为了祭拜姜嫄后稷母子俩,起早贪黑从四面八方抬着大蜡来到河滩,从教稼台向小华山上的姜嫄墓进发。可姜嫄墓在小华山之巅,山势险峻,坡陡沟深,道路难行,人们只好将抬来的好多大蜡从上摆到下,行成了“灯火夜间明,蜡盘白昼多”的奇观。而想上去朝圣,但力不从心的妇孺们则只能在小华山周围和教稼台旁“仰观稷山景,俯听漆水声”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赫赫姜嫄,其德不回。皇皇后帝,皇祖后稷”。所开创农业统序后,带来的太平盛世下物品物资交易的忙碌与繁荣。久而久之,人们又将秧歌、竹马、社火、锣鼓、高跷、戏曲等节目,搬到会上助兴演出,昼夜不停。

而农村古会和庙会虽然没有河滩会的规模和声势,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几乎买啥都有。正因如此,像写进《封神榜》里的汉朝武功奇女子聂云肖因除恶扬善,被人们当作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供奉地金仙观附近演绎了18个传统庙会,以及全县各村百处的古庙会,成了农村人千百年来期盼和贪婪的节日。过古会一般不唱戏,唱戏那必有说道。而过庙会那一定得唱戏,有钱唱大戏,请来专业剧团唱它几天几夜,人们在忘情的氛围中几乎欣赏完藏舟、杀庙、悔路、祭灵、探窑、辕门、断桥等秦腔所有的传统剧目后,依然感觉像是没有过足戏瘾。没钱唱小戏,不是木偶剧团在那里的倾情演唱而吸引了一大圈人围着观看,就是自乐班自娱自乐、惟妙惟肖、津津有味地唱念做打着秦腔的精华曲目,更有一些民间艺人模仿名家的唱腔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那哀婉缠绵的旋律与高低急缓的韵味,把周围的人听得都乐在了其中,忘乎了所以。

这时,从远处或邻村来逛会的人们坐在路旁的吃喝摊位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将肚子吃饱,面皮就牛肉还要喝着鸡蛋醪糟汤,另加一个热气腾腾的千层饼或煎饼,要不就是买个特色食品肉加馍,在那里边吃边听戏。还有三五个年轻人给他们切了一盘牛肉和猪肚,每人就着凉粉和面皮,相互把杯碰盏说什么能喝白酒叫豪爽,能喝啤酒叫大度,能喝红酒叫浪漫,不停地纵容着对方都能多喝些。那些买爆米花的、炸麻花的、吹糖人的红红绿绿,花枝招展惹来了好多大人小孩的围观讨要。“摇宝”的摊位前更是围得水泄不通,只听得摇宝人通过麦克风传播出那让人心动的顺口押运的唱词,“摇一摇,看一看,你摇的十点不上算。这位乡党摇得好,摇得这个数字不得了,得锅得盆得手电,再摇分数加起来算……”这些唱词吸引了一些想占便宜的人向进硬挤硬钻。

将近正午,进香的长队挑着五颜六色的旗帜,端着做工精细的纸制供品和各式各样的献饭,在震天的锣鼓和鞭炮声的引领下,缓缓地从卖百货的,卖服装的、卖五金制品的、卖山货的、卖农具的、卖板材家具的摊位前走过,向寺庙里走去。庙院上空烟雾腾绕,门里门外还是人头攒动,打牌的、掀花花的、算卦的、说书的、配钥匙修锁的、耍蛇的、修鞋的、卖眼镜的、照相的、祈娃的、拜神看香的、烧纸还愿的。更让人惊叹的是那些农村老太太,平时看她们大字不识几个,可是聚在一起念唱起经文来,那整齐划一的调子与韵律还真让人佩服。什么“人之初来性本善,良心道德是关键”,什么“人的心里总好高,诸万全从高里糟”等等都是些积德劝善的内容,让人听后陷入了久远地思考之中。

令人最为称奇和不可思议的是,每年的东河滩物资交流大会的主会场都是在绿茵如毯的几十亩麦地里设着,成千上万的人们踩踏着麦苗在那里买卖、吃喝、闲逛、看热闹,待到集会结束后,这里的麦苗已被踩踏得秃光,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剩下的是狼藉一片的垃圾和横七竖八深深的车辙,可到了第二年开春,光秃秃的黄土地上枯萎的麦苗却随着气温的回升,一夜之间就全都泛起了绿色,麦苗又都长了上来,几乎年年都是好收成,好像给世人证明这里土壤的神奇和小麦的耐力。可人们传说这是后稷的灵气入了地气,这里的土地才有了如此大的神气与活气。

或许是人们从相聚中能找到安全感,也得到了物品相互交换的快乐与满足,便有了后来各式各样的庙会记载,这反映了人类群聚生活的科学性与必然性。武功县的村落庙会吸引了周边县市的人们来此香火化缘,顶礼膜拜。

还有苏坊蔚村农历三月初五,先周时为卫康叔“辞公受封”而建的老爷庙会。四月初十,城隍魏公的巡城古会等;大庄一带正月十五,盛行的白兔寺进香。正月十八,甘湟殿显灵宫还愿等。南仁一带农历二月初八、九,36个村社的人们为观音菩萨得道日举行的传统庙会。

可以说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在一年一度的庙会中逐渐长大的。丰富的庙会资源,让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的同时,又进行了物资交流。(B)(12)

新闻推荐

武功探索社会化办医新模式

本报讯(董凤云)1月22日上午,延安大学咸阳医疗集团武功附属医院举行挂牌仪式,这是武功县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城乡对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举措,为武功县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改革提供新思路。近年来,...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班上的小活宝2015-02-11 22:45
武功刺绣 吴卫江2015-02-04 22:48
评论:(盛行在武功民间的庙会文化 杜晓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