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普集镇镇西小学 杨银鸽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究竟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有利于孩子们朗读能力的提高呢?
一、做好全文“三步读”。小学阶段,语文内容篇幅较短,图文并茂,内容极富儿童情趣,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朗读的极好教材。教师应拿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把“三步读”训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步读”——读正确。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借助拼音,用普通话轻声自由朗读,强调在读正确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心到、眼到、口到”,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懂句子,按句、逗号正确停顿,逐步达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读,不顿读,不唱读的程度。
“二步读”——读流利。结合讲读课文教学,讲读结合。以读促学,强调在读重点段,结合教师的问题设计,读重点词语等。通过练读,使学生在读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从而使读与讲相得益彰。
“三步读”——读得“有感情”。在学生读熟,读流利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训练带感情地朗读,加强情感,体验强调在“有感情”上下功夫。有感情的朗读胜于讲解,能收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词句训练目的,进而把重点段落和全文的篇章,通过朗读消化、理解、吸收,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问读结合,以问促读,读中有思。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一石激起千层浪,读无问,则无思,有口无心,毫无进展。设问导读,读思结合,以致读熟成诵,正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教育思想体现。
三、导读结合,以导促读,读中有导。在整个朗读教学中,至始至终都应渗透教师的指导。教师的范读要用自身的情感引发,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如临其境,随教师的感情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发挥范读激情的效果。
四、多样化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抽读评议、体会读,整体设问有感情的朗读等形式,只有靠经常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旋)严冬到来时,武功县公安局河道派出所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物质援助、精神宽慰等多种形式的帮扶交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