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波海
“东扶风(长宁镇),西扶风,两个扶风夹武功,武功有个上阁寺,上阁寺旁有个钟,把天磨得咯吱吱……”这首武功当地民间流传的谚语,说的就是武功八景之一的上阁寺。上阁寺坐落在武功古城内稷山之巅,其修建的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据史书记载:“上阁寺原名宝意寺,为历代人们祭奠姜嫄圣母、始祖后稷所立祠之地,又是唐时李渊位于武功的三处别宅之一。”《水经注》卷十八记载:邰(武功)“城东北有姜嫄祠,城西南百步有后稷祠,眉之邰亭地”。即武功有姜嫄、后稷祠的最早记载。《长安志》更于武功条下载:“后稷祠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姜嫄祠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当然是就中亭川武功城(今武功镇)而言。康对山《武功县志》记载:后稷庙、姜嫄祠“今俱亡矣”,而“今(明正德时)后稷祠在城内西上,故宝意寺址也。明弘治丙辰(1496)知县(宋)学通改建,祠后又作姜嫄祠”。千百年来,这里松柏涛涛、楼台亭阁别具景象,为历代文人墨客抒怀之地。
相传当时上阁寺的古柏高大茂密,每当走到离武功旧城还有二三十里的地方,就能看到古柏林阴,犹如双峰骆驼仰首跪地,十分壮观。苍松翠柏环抱一玲珑钟楼,长年由两位道士日夜守更,按时辰鸣钟报时,每当悠扬的钟声凌空而至,人们仿佛听到了九霄的乐曲,正如诗曰:“上阁鸣钟闻九天,疑是瑶池会群仙”。有关上阁寺的钟,当地民间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当年铸造上阁寺的钟时,寺院中道士们四处化缘、凑钱物。一日,当道士们化缘到一位农妇家门前,这位妇女非但不给,还说了许多难听的话,道士们无趣,只好退出。后来钱凑够了,铸钟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多次试验浇铸,总是不得成功,惹得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观看。这天熊熊大火将铁烧得通红,火花四溅、铁水翻腾,只见铁工们早已支好模具,只等领班一声令下,滚滚铁水就要灌下,今日能否成功,领班捏了一把汗。正在这时,只见那位刁难道士的农妇抱着自己的孩子也往前挤着观看,不想她挤得猛了,怀中的孩子没抱稳,一下了掉进了熔炉之中,好端端的娃霎时化作一股轻烟不见了踪影。那妇女见状一时气绝,众人赶忙拉开,领班一看火候已到,也顾不得许多,大喊:“开炉!”众铁工们忙作一团,滚滚铁水一时全部灌入模具之中,当稍事片刻,打开模具一看,一口完美无缺的巨钟展现在大家面前,钟铸成功了。但当道士敲钟时,总隐约听到小孩的啼哭声,每每寺里敲钟,声音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伴随着钟声响彻九天。“闻钟声,省行端,觉善恶,知迷途。”相传每逢上阁寺的钟声响起,沉睡的后稷大地,人群、牲畜、三界、六道,便仿佛被钟声唤醒,积德行善。时至今日,当地还保留了一个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总会相邀来到这里游上阁寺登高,据说可以去病健身。人们打鼓、敲锣、扭秧歌、唱大戏以示庆祝,所以正月十六也是上阁寺每年最为热闹的时节。(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晓燕)近期,武功县司法局南仁司法所指导建成了熊家村、北坡村、何家村3个规范化调委会,并积极筹建上寨村、下寨村、兴城村、东合村、倪远村5个调委会,规范人民调解,化解群众纠纷。该所对已建成...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