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实习记者 穆琳
1994年,22岁的兴平姑娘来冰,走进了武功县检察院,开启了她的检察官职业生涯。
月明泉暗,暑往寒来。如今,42岁的来冰,在检察战线上奋斗了20年。20年间,她做文秘,踏踏实实;干公诉,无一起无罪判决案件。2008年,她转战反贪一线。一路走来,稳扎稳打的来冰担任起了反贪局侦查二科科长。
谈到反贪干警,多数人的脑海中大多会出现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硬汉形象,而来冰恰恰相反,她个头不高,瘦瘦小小。
初见来冰,笑容亲切的她如邻家大姐。在她的反贪路上,也许会有人疑惑,较弱的她如何能制服犯罪分子?面对犯罪嫌疑人撒泼耍赖,又怎么处理?来冰用自己的果决、智慧和行动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2009年,来冰接手一起涉案金额高达60余万元的贪污受贿案,案件从接手到办理,她的所作所为在全院流传成一段佳话。
案件行贿人王某,是名年过五旬的妇女。案子到了检察院后,来冰一手办理,在同行的协助下,她得知王某身在汉中老家,一分钟都不敢耽搁,与同事立即赶往汉中。
出师未捷,没抓到人的他们又返回咸阳,随后,她继续深挖线索,梳理案情。第二次前往汉中后很快找到了王某的藏匿地,将她带回咸阳。
回咸途中,由于心理压力较大,王某在车上情绪激动,爆粗口、撒泼哭闹,试图用行动来反抗。面对男同事的尴尬处境,来冰上前,收起表情,厉声制止王某,最终,将其顺利带回。
面对涉案人员,来冰充分尊重他们。在询问王某时,她突发疾病,来冰收起反贪干警的严厉,跑前跑后为她买药喂水。细心的来冰考虑到王某是汉中人,怕她吃不惯关中面食,特意让干警为王某买来米饭,尽量照顾她的生活需求。
细微见真情,或许是来冰的细心照顾感动了王某,她从开始的不配合到最后如实交代。
工作之余,来冰将自己投身于知识的海洋,通过自学考试,将自己的中专毕业证换成本科证。此后,又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一路走来,来冰用了十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冰凭着一股倔劲儿,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每一起案子都办得漂漂亮亮。“三八”红旗手、基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大大小小的荣誉奖项接踵而来。
光环背后总有辛酸。来冰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家中大小事务都落在了她的肩上。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出差、加班加点,女儿成了来冰的牵挂,说没有歉疚是不可能的。可爽朗的来冰仍笑着说:“一办案子,孩子经常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久而久之,我娘俩也都习惯了。其实这样也好,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晃20年过去了,时间在指尖流逝的同时来冰也在不断成长。也许正是这份豁达与爽朗让她坚强,热情与历练让她深刻,在反贪反腐的土壤中,继续默默耕耘,美丽绽放!(D)(2)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辛建斌马驰骋“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地上摩擦……”这是最近突然火起来的一首神曲,形容歌者穿着心仪的滑板鞋跳舞时内心幸福的满足感。晚上走在咸阳的各大广场,也不难看到一群群少年,在强悍激烈...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