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辉是一个性情中人,工作之余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常见诸报刊,且文字流畅,感情丰富,情理交融,文史兼顾,深得读者喜爱和文友称道。
杜晓辉的散文大体上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描写现实生活的记叙抒情类散文,二是对家乡武功县历史人文发掘梳理的文史类散文。不论是对现实生活的叙写,还是对历史人文的发掘,杜晓辉都是一位孜孜以求的追寻者,追寻生活的真味,抒写生活的真情;追寻历史的印迹,探寻历史的渊源,寄托赤子之情。他以他朴实无华的文笔,表现了一位扎根于生活沃土、立足于故乡热土的文化人的炽热的人文情怀。
在记叙抒情类散文中,杜晓辉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一是亲情。父亲的画笔,是他一生追求知识、追求美好的一种召唤。母亲身上的传统美德、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他一生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撑。在他的心目中,父母之恩难忘,有父母在,幸福就在身旁,只有感恩回报,才是最大的愿望。而面对突然病逝的岳父,他有着无法弥补的缺憾和深深的愧疚怀念。二是爱情。回忆与恋人曾经的约定,那种相聚之欢,离别之苦,梦境之美妙,其情境的描述真切、生动、感人,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三是友情。作者睹画思人,回忆年少时偶遇聪颖好学、多才多艺的年华姑娘的美好情景;还有放学路上,对一位女同学的善举相助、彼此爱慕的淳朴情缘,字里行间,留下缕缕温馨。四是乡情。作者以民俗风情的描写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表现乡情的急切和浓烈。在二姨家打搅团的情景,就是一幅民俗风情画,一曲乡情的颂歌。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寻吃扯面的扯面情结,则表现了他融入血液中的舌尖上的乡情。而作者笔下的徐家湋湋,则是百年老店悠久厚重的文化传承,作者不仅仅吃出了惬意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吃出了对乡土的怀恋和回味。
值得一提的是,杜晓辉在他的散文中,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怀。他叙写携妻进山的乐趣,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描写老村老槐的苍老与博大、壮观与生机,赞颂它对全村的奉献和庇护。他抒写对一树樱花的爱恋,体味识花的情趣,赏花的情韵,爱花的情缘,并从盛开与凋零同步中深悟樱花可贵的品质。他笔之所及,刘公岛、千湖岛、黄山、屯溪老街、天星桥等等景观,都是一幅幅大自然的美好图画。还有,他描绘的飞越云天的奇美景观和奇特感受,无疑拓展了他对大自然描绘赞美的空间和视野。真可谓,热爱大自然,情寄天地间。
在文史类散文的写作中,杜晓辉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他追寻武功历史的足迹,遍阅史料,遍访史迹,古今求索,殚精竭虑,因史索地,因地记事,因事记人,因人记史,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的人文历史进行发掘梳理,为弘扬地域历史文化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首先,是他对地域历史广阔视野的俯瞰。《武功性格》《魅力武功》等篇,通过对武功历代英才先贤的追忆和武功境内代表性人文景观的介绍,说明忠勇仁义、刚烈质朴、正直善良、憨厚老实、勤劳勇敢、低调行事、不事张扬、顽强拼搏的美德已经融入到武功人祖祖辈辈的血液中,构成了独特的“武功性格”;指出武功人为之荣耀的当属后稷教稼台、苏武纪念馆、李世民报本寺、苏惠回文诗、康海武功志,这些正是武功的魅力所在。其次,是对历史遗迹的寻访回眸。《郑家坡,神秘厚重的先周文化遗址》《游凤寻踪》《捡拾湋河沟尘封的记忆》等篇,则是作者根据史料记载或历史传说,对历史遗迹的寻访考证的结晶。(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慎立段萌)日前,武功县首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公布。这次公布的事项中,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共254项、调整为日常管理项目71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8项、下放12项,其中,承接国务院、省、市政府下放县级...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