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辛建斌 通讯员 魏文阔 许闪鹏
2013年,武功县教育局围绕“一五八”的工作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狠抓“一会两节三赛四坚持”工作落实,全年各项工作捷报频传,亮点纷呈:
——教育质量再创新高。全县学前一、二、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为99.7%、96.4%、93.8%;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两基”要求;中考录取分数线较去年提高33分,增幅居历史最高;高考在考生人数较2012年自然减员291人的情况下,实现二本上线1669人,再创历史新高,县委、县政府拿出120万元重奖先进集体和优秀师生,被评为“全国空军招飞先进单位”、“全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全县高考工作先进单位”。
——学前教育率先发展。在“镇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投资1130万元,为4所村级幼儿园新建校舍3200平方米,为15所公办幼儿园配置教学活动器材1.2万余件,利用闲置校舍改建附设学前班83个,《中国教育报》以《学前教育阳光洒向农家幼苗》为题对武功学前教育工作作了头版专题报道。
——职业教育彰显特色。投资1730万元,建成职教中心综合楼和运动场项目。争取400万元,建成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农科教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一个中心(县职教中心),三个层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十二个支点(12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13个辐射点(213个村级成技校)的农科教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顺利通过“陕西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评估验收。
——师资素质全面提升。超额完成中省市教师培训任务2650人次;组织中小学1800名教师和42名校长分批赴眉县学习培训和跟岗锻炼;成功培养陕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1人。
——美丽校园增添活力。投资1500余万元,建文化橱窗2164平方米,硬化道路5.9万平方米,制作标语牌7200余幅,为36所中小学硬化操场10.2万平方米,添置体育器材4600余件,成功举办了美丽校园暨体育设施建设现场观摩会。
——阳光助学温暖民心。累计为1.1万名学前一年适龄幼儿免除保教费295.9万元,为1096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发放生活补助金41.1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4970万元;为4239名高中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531.3万元;为4047名中职学生免学费323.76万元;为1527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贷款912.7万元,为192名应届贫困大学新生落实国家“润雨”计划助学金12万元;投资10万元,积极开展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特殊儿童“1+1+1”“五送”大帮扶活动;投资1600万元,认真实施义务教育“蛋奶工程”,受惠人数占学生总数的85%,蛋奶工程覆盖面达到100%。
——均衡发展树立品牌。积极完成素质教育“316工程”督导评估学校64所,10所学校接受省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普集镇重建省级教育强镇工作和普集高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双双通过省上评估;武功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被编入《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被评为“全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硕果飘香。深入开展了“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访百校、进百村、入万户”千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强责问效抓落实,改进作风促发展”主题活动,举办了庆“七一”“中国梦·我的教育梦”教职工演讲朗诵暨表彰大会、“抓作风、讲师德、比奉献、树形象”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校园读书节、艺术节和阳光体育”活动、“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师生演讲大赛、健美操大赛和校报校刊评赛,《咸阳日报·教育周刊》多次专题报道活动成果,被评为“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全省基础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第五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全省大中小学‘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教育活动征文大赛一等奖”等。(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辛建斌实习记者马驰骋文学是思想的精灵,是情感的依托,是描绘人、事、物的载体,是一切已存在或还未存在的现实或虚拟的表现,只有热爱文学的人才懂得它的魅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吴婷便是...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