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全新模式,在优化管理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被许多地区采用和推广。
网格化管理,是以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基础,将管辖地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和服务。总体呈现“五化”的基本特征:
一是组织机构扁平化。按照“减少管理层级、缩短管理过程、优化整合资源、增大管理幅度”的思路,组建网格社会管理服务队伍,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全面服务,使许多事情在网格里就能得到解决,形成“人在格中管理、事在网中化解”的新特色,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是服务职能集约化。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将区域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统战、工会、妇联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形成“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和“县镇指挥、部门履责、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新格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准。
三是服务项目精细化。网格管理集政策咨询、社情传达、计生管理、流动人口登记、民生救助、特殊人群服务、信访稳定等工作于一体,同时与“村居民事务全程代办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网格”内事务全程代办,切实将人、地、物、事、情、组织全部纳入管理网络之中,做到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
四是技术支撑数字化。以电子政务网络和安全专用网络、无线网络为通道,通过开发部署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从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五是管理处置联动化。将基层“办小事、报大事”与社会部门“办实事、解难事”进行有机对接,同时,调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等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公共安全联防、文明城市联创、流动人口联管、群众工作联做、民生保障联帮、科教人才联享、发展平台联办、精神文明联建、区域党建联动。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已进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很多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传统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因此,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精度,最大限度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武功的当务之急。
针对机动车辆急剧增加、交通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科学整合交通、农机、教育、交警等力量,成立客运管理办公室、农机中队、校区中队,实现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的高效管理。切实关心弱势群体,有效整合县精神病院、残联、民政、新农合等资源,对高度精神和智力残疾病人进行集中托养,解决了病人家庭后顾之忧。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题,积极整合卫生、新农合资源,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服务模式,方便了群众就医,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为推行网格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零距离”服务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推行网格化管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群众工作队伍。通过党政领导干部包村、乡镇干部驻村、新任领导干部挂职到村(社区)、政法干警包村抓平安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基层情况、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群众喜爱的干部。特别是食品药品监督、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司法调解等职能部门在村一级选配的信息员、监督员、调解员、宣传员等专业队伍,基本具备了行业网格员的条件。深入开展“4411”帮扶活动,教育系统还深化开展了千名教师与千名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特殊儿童“1+1+1”帮扶活动,进一步壮大了群众工作队伍,为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系武功县县委副书记)(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耀辉记者辛建斌)日前,武功县教育局响亮地提出校园安全工作新思路:“一确保二整治三强化”。“一确保二整治三强化”:即确保全县教育安全工作大局和谐稳定;大力整治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和校园周边...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