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琼
千年古都,人文荟萃,渭河两岸,巾帼辉煌。
五年来,咸阳市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全市各级妇女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妇女儿童事业与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全省率先以武功县为试点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工作、成立全国首家东莞流动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全省首家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回眸五年,咸阳市妇女儿童工作亮点纷呈、特色鲜明、成果辉煌,这是一个创新的五年、科学发展的五年、妇女儿童沐浴幸福阳光最为温暖的五年。
党政重视 政策环境良好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妇女儿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统筹,共发展。为整体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妇女儿童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更加有作为。市上四大班子领导经常参加妇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妇女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的意见,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建立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妇联在人民陪审、人民调解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家庭暴力投诉工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市县两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编制和经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加强,保证了妇女儿童两个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各项妇女儿童工作有效开展。
多方参与 社会氛围浓厚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至关重要。五年来,全市妇儿工委不断建立完善协调合作机制。成立了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协调议事机构,充分发挥其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加强协作,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教育、宣传等各方面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先后成立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庭、妇女儿童维权救助庇护所和110反家庭暴力投诉中心,社会化维权网络进一步健全。随着大众传媒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妇女先进典型的广泛宣传,全市社会各界扶弱助困责任意识日益增强,妇女儿童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妇女书画家协会、妇女手工艺品发展促进会等女性社团以及各级各类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作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发展浪潮 妇女尽展风采
五年来,咸阳市各级妇联组织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的需要,对女领导干部进行执政能力培训,对妇女工作者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对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女职工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妇女自身素质。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36期,培训妇女8.6万余人。参选参政上,全市151个乡镇(街道办)领导班子共配备女干部207名,其中女正职27名。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英哲徐文静)2月17日,武功县2013年“四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普集镇营上村文化广场举行,为上千名群众送去文化、卫生、法律和科技服务。(B)⑦...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