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是做优农业主导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板块化方向,强力推进20万亩猕猴桃、10万亩设施蔬菜、10万亩优质粮食和良种基地建设。二是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加快建设6.5万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标准实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坚持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打造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功能区、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区、现代高效农业样本区,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样本。三是发展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初加工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努力招引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建立和培育一批"基地带动型"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四是培育绿色农业。牢固树立绿色农业的新观念,大力推广自然法养猪技术和畜沼果、畜沼菜循环农业,全力打造有机小麦、生态猪肉、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质品牌,统一注册商标,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非农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一是发展手工布艺产业。扶持手织布、刺绣等农村非农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一批专业村和专业镇,建设集加工制作、表演展示、休闲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手工布艺文化产业园。力争到2015年,手工布艺产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打造中国手工布艺第一县。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宣传弘扬"后稷农耕文化"、"苏武爱国文化"、"李世民感恩文化",打造武功镇文物旅游、龙王沟休闲度假、渭河生态景观等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带动农民从事餐饮、交通等三产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劳务合作,定期公布劳务市场供求状况,举办大型就业招聘会、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等促进就业活动,积极培育高技能务工人才,着力提高群众工资性收入。
三、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渭河综合治理、漆水河景观水系及城乡防汛抗旱减灾项目,加快农发扶贫、小型农田水利、城镇供水、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确保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全面完成农村村间街道硬化任务,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的全覆盖,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行县校共建模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示范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把武功建成杨凌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技术服务。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推进测土配方等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三是增强农民致富能力。设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基金,加强县、镇两级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土专家等农村发展带头人。积极送教下乡,采取课堂培训、现场观摩、实地演示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农民群众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使80%以上的农民接受培训,掌握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四是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将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猕猴桃果业种植等重点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畴,抓好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工作,扩大农村居民养老范围,保证农民根本利益。五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作者系武功县委书记)(C)④
新闻推荐
武功县大庄中学王虎兵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虽然不能详细地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反映地球的实际情况,但它比一般地图更能正确地显示出地球的形状,可帮我们直观获得球体的概念。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位置、...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