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刚出校门,蓦然看见一个喷烟吐雾的少年慌乱将烟头丢掉,倏地转过去。——那吸烟的少年竟是我班的学习委员,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怔住了。
“李老师,给……”吸烟的学生此刻竟向我“敬”来一支烟。这不明摆着在挑衅吗?我逼视着他,极力地克制着。我该怎么办?接他的烟呢?还是狠狠斥责他一顿;思考了片刻,我笑了笑,伸手接过烟装进口袋,然后拉起他的手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
这时,我的心情也平静了。我想,此时的批评教育都无异于在他向我刚刚微启的心扉又加上一把锁。他给我递烟,绝不是想取悦于我,更非是什么“挑衅”,从递烟时他那一脸的惶恐,两眼的乞求来看,似乎是一种暗示,或许是一种信任。想到此,我就从疏于律己谈起,有时在同学面前吸烟,造成不良影响,表示今后戒掉;一方面向他道歉,由于近一段时间忙于自己的进修学习而放松了对他的关心,并脱下大衣披在他瑟瑟发抖的身上。这时,他“哇”地大哭起来。原来他父亲嗜赌成癖,最近又迷上了彩票,在外面欠了许多债,父母经常吵架,可他父亲执迷不悟,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家,他的母亲无奈之极便回了娘家,欲与他父亲离婚,年迈体弱的奶奶,气病交加,卧床不起……他,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难以承受这些感情上的打击和生活的重负,他感到恐惧、孤独,甚至有些绝望之感。于是他借“烟”浇愁,在烟雾中寻求解脱……
听了他的哭诉,我不禁有些心寒——假如刚才我不接过他的烟,而是横眉冷对,大声呵斥,那无疑是将徘徊于悬崖上的他推向深渊,多么危险可怕呀!我买了些点心,与他一起回家,来到那痛苦呻吟的老人的床前,我的眼角禁不住湿了……
从那以后,经常住校的我一连几次找他的父亲谈心,并请邻里帮忙做他父亲的工作;同时我又几次找他的母亲。就这样,工夫没有白费,一段时间过后,操场上又留下了这个十四岁少年活泼的身影。
这件事使我领悟到: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应有爱护他们的慈母般的心,更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给他们一颗爱心、耐心,帮助他们找回信心,从而使他们在阳光下愉快成长。(作者单位:武功县观音堂中学)(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鹏飞)记者12月7日从市纪委汇报交流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武功县纪委在全县各单位设立基层纪检监察委员的基础上,结合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扩展网络,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纪检”工作...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