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乾县新闻 > 正文

善从这里出发欢迎“家人”回家

来源:各界导报 2018-06-26 01:03   https://www.yybnet.net/

老人给店里送来新鲜蔬菜□记者 李鹏 文/图

一会儿有人送来了新鲜的豇豆、刚摘的李子,一会儿有人送来食用油和调料,这家位于乾县的素食餐厅一大早刚开门,客人就已经络绎不绝。与别家餐厅不同,来的人除了吃饭,更多的是赠送新鲜的食材。

天下真有“免费午餐”

这家餐厅位于乾县城东,名叫雨花斋,是一家免费素食餐厅。临近中午,雨花斋的义工们将凳子搬到门外,不一会,就聚集了30余人排队等候,他们当中有老人、孩子,也有环卫工人、残疾人和街头流浪者。

中午11点半,雨花斋的义工并列站在门外,迎接“家人”回家吃饭。就餐的人依次走进餐厅,雨花斋的义工们深鞠一躬说:“欢迎回家”。

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餐厅里桌椅整齐摆放,四周墙上挂有《雨花孝老行为准则》《雨花五了精神》《雨花家训》《志愿者行为规范》《素食三养》条幅等展板。待就餐的人都落座,一位老食客就带领大家一起诵读《弟子规》。诵读完毕,义工将餐饮端上,鞠躬并双手奉上到每位食客面前。一位就餐的老人眼睛湿润:“这一辈子也没人这么给我端过饭。”

“起初,许多人对于免费吃饭这件事半信半疑,但餐厅开了半年,大家口口相传来的人也越来越多。”47岁的李轩丞是乾县雨花斋的发起人,他说,来这里就餐的人没有年龄、性别、种族、信仰的区分,凡是进店的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餐。宗旨就是让更多人在享受免费素食午餐的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弘扬爱国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

知恩要懂得感恩

今年77岁的王秀琴是雨花斋餐厅的常客,但她来雨花斋送新鲜食材的次数比吃饭要多得多。早晨餐厅刚开门,她就送来一把新鲜的豇豆,临近午饭时,老太太又稍来一袋李子给义工们。

王秀琴家距离雨花斋餐厅3公里,老太太舍不得坐车,每次走来都需要将近1个小时。她说,雨花斋刚开的时候,义工们热情地在路上招呼自己进去吃饭,吃完发现竟是免费的,自己过意不去,隔天就买了些蔬菜送回来。“知恩要懂得感恩,俗话讲,越舍越有,富贵长久。”

黎春玲是雨花斋餐厅的“店长”,每天早上打理好自己家的生意后,就赶过来开门。和她一样,店里的10余位“员工”也都是附近的居民,义务来这里帮忙。有的是早上来帮忙洗菜、摘菜,有的是中午赶来帮忙招呼“家人”,收拾碗筷。

据了解,自去年11月开店以来,每天来就餐者100多人,最多的一天200多人。目前餐厅已为3万余人提供了免费午餐,参加志愿服务的义工4000多人次。尽管不断有人送来蔬菜,但李轩丞目前每月还是需要自掏两三千元用于店里开支。

善事并不是有钱了才做

在雨花斋里服务的义工中,有一家祖孙三人格外引人注目。

59岁的姥姥陈美丽,小时候被人抱养,感恩养父母收养,她在孝亲敬老的同时还热心公益回报社会。60岁的姥爷殷向儒曾经是一名卡车司机,在老伴的影响下,退休后也加入到雨花斋义工的行列。

姥姥、姥爷来雨花斋义务服务,就带着小孙子也来帮忙。时间长了,小孙子耳濡目染不仅能背《弟子规》,更是将其中的传统礼仪实践于生活当中。6岁的殷玺涵每天去幼儿园,见到老师、门卫和清洁工都要鞠躬问好,在幼儿园总是礼让别的小伙伴,在雨花斋喂老人吃饭。老师了解情况后,深受感动,幼儿园还发出向殷玺涵学习的号召。

“我们都是地道的农民,来雨花斋做义工也没有一分钱,做善事也并不是有钱了才做。”陈美丽说,看到孙子从小就懂得知恩图报并且也能日行一善感到很欣慰,这就是来雨花斋服务最大的收获。

新闻推荐

乾县灵源镇党员中心户挂牌“亮身份、做表率、树新风”

本报讯(郑战峰贾婷婷)“这次能被评为党员中心户,是咱大王村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对我的信任,这个牌子在门上一挂,一举一动就备受关...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最后一位麦客2018-06-16 05:56
猜你喜欢:
评论:(善从这里出发欢迎“家人”回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