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永杰
2012年12月26日,《教育周刊》刊登的《学校暖气费到底该由谁支付?》在广大学校老师、特别是校长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觉得该文说出了校长心中想说的话,也道出了校长们长期以来心中的委屈。
暖气费年年冬季都会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不供暖,学生受不了,孩子容易感冒,家长不愿意;要供暖,没有那笔资金;从学生中收取,又涉嫌违规。取暖费的两难选择,到底该如何破解,似乎还没有答案。
为了了解各校取暖费的真实情况,记者再次采访了一些市县区小学、中学和高中,就每年学校取暖情况,进行了了解和调查。
一家市直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取暖费由当地政府解决,高中段可适当收取取暖费。但是,咸阳市城区(秦渭两区)并未拨付这笔资金,加上企业学校收归地方之后,企业也会和学校核算成本。供暖自然产生费用,一些家长能够理解学校经费没有落实,但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而产生不理解。具体到这家学校,市财政在每年的预算当中有一笔学生供暖专项资金,尽管这项资金不够,但是,因为政府给了,所以,他们没有收取学生的取暖费,欠缺的部分,只能挤占其他的办公经费。
秦都区一家数千人的高中校长告诉记者,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暖气设施,但是国家却拨有暖气费;城里有暖气设备,但是却没有拨费用,这有些政策上的不合理。就这家学校来说,一年的取暖费大概需要30万,他们的做法是,每个学生收取100元,但都包不住,这个问题给上级反映过多次,但没有解决。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应该拨付的资金没有拨付。但是出现违规收费后,马上就有有关部门要来处罚。好在法不治众,大家都这样,年年如此。
渭城区一家农村小学校长说,他们学校用的是空调,每个教室两台挂式空调,14个教室,一个月的电费5000多元,现在是前半天开,太阳出来后,就不敢开了。目前用其他经费垫付,公家没有给,也不能向学生收。一些家长说,哪怕收些费用,希望能够给孩子全天供暖,但是,学校却不敢收。
兴平一家农村学校校长对记者说:他们学校有700名学生,一个学生拨付50元的取暖费,总共有3万多元,他们学校自己烧锅炉,一天下来需要一吨煤,锅炉烧起来后,就不能停。一个月的费用需要2万,一个采暖季需要6万,费用差一半。但是收费是高压线,不够的这一块,只有压缩其他的支出。加上煤价上涨,雇用烧锅炉的人员工资也不断上涨,锅炉每年还要维修。自从当地出了锅炉事故之后,政府规定要请有司炉证的人烧锅炉,这些人的费用更大。政府只是要求,但是出了问题以后,却让学校自己解决。
乾县一家高中校长说:他们供着暖气,也没有收学生的费用,但是怎么供的?只是老师住宿的地方供,教室一律没有供暖。
礼泉一位教育专干告诉记者:暖气费一直是个困惑,一是从政策上来说,不许收费,取暖费包含在国拨经费中,但是国拨经费的细目当中却没有明确规定有取暖费;二是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不许收费,导致许多应该收取的费用都不敢收,比如暖气费,政府不给钱,学校供不起,又不能收取学生费用,就只好停了。在农村,停了暖气,反倒没有人说啥。三是如果学校用大量的办公经费垫付取暖费,必然导致其他经费周转不开,很多教学该办的事情没有钱办。国家给一个农村孩子一年400元的经费,其中70元是地方配套,但是配套常常不到位,这样一个孩子的费用到了学校也就是300多元。一个300人的学校,费用也就是不到10万元,但是一个锅炉,所耗的煤、水、电及人员工资、维修费等一年需要10万元,仅此一项,就把学生的所有费用花完了,其他的用什么?我们中心有锅炉,但是不敢烧,要烧就把其他的资金用完了。
淳化一所400人的学校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没有暖气设施,学生取暖主要采用传统的暖水袋、暖水瓶。教师烧火炉用煤由学校、个人共同负担。每个学生每年50元的取暖费用,总共2万多元。用空调的学校,空调如果全开,根本不够,一个供暖季节,需要的费用是4万,差一半,只能挤占其他办公经费。
记者感言:通过采访,记者感觉到,取暖费对于校长来说,是一个难言的隐痛,财政没有支持的学校,供与不供,都很艰难,供暖,没钱,不供暖,群众有意见,收费,违规,不收费,问题无法解决;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来说,每个学生还有一些取暖费用,但是和实际所需费用还大约差到一半,这就出现了放着锅炉不敢用、空调只能开半天的现象,用校长的话来说:“马买好了,鞍却配不上!”设施投资可以是一次性的,但取暖的材料,却年年需要。无论是烧煤、烧气、烧油,还是用电、耗材、人员工资的上涨因素,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没有政策的倾斜照顾,要彻底解决年年都涉及的取暖费问题,还真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一个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光是限制不能那样做,不能光是在你那样做了以后只是批评处罚,而不追究为什么在有监督、有规定、有要求,明令禁止的时候,却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学校,在不断地违反,是政策的规定有问题?是政府的支持不到位?还是校长们在明目张胆地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恐怕才是我们有关部门需要好好反思的地方。(E)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高峰穆海齐)2012年,乾县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政策,共实施项目162个,投入资金14574万元,建成了一大批村内公益项目,使全县广大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活...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